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弄堂风

弄堂风

字数:1000字点击:时间:2023-03-27

弄堂风(第一篇)

  弄堂,是苏州眉心一点朱砂,风姿绰约。

  柔水凝曦,轻红万丈。弄堂,就像是青梢蛇的尾巴,延伸着一条条水磨青石板。

  嘿!不知是从哪条弄堂窜出来的风?你瞧,它追逐着清清甜甜的茉莉花香,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弄堂,绕过巷口,碰碰墙缝里开黄花的草,碰碰砖缝里冒出的滑腻腻的青苔,惊起一城墙葳葳蕤蕤的薜荔“沙沙”作响,迎面与一群踩着凉鞋叫着、跑着的孩童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小巷子里留了一串“噼啪噼啪”声。风又跳起敲敲檐前那串玻璃风铃,“叮叮当当”,不经意间,忽地抚过我的睫毛,打了个转儿又拐到别家院子紫薇树下逗逗睡眼惺松的老猫,老猫眯了眯眼,慵慵懒懒地叫了声“咪呜——”。风咯咯笑着又一溜烟地跃过院墙穿过弄堂,正巧遇见另一个伙伴,一同玩笑着向东巷奔去……

  弄堂风,穿过一分一秒交替的时间,穿过早晚,穿过整个夏季,抵达未来。弄堂风没有方向,自由自在,但又没有荒荒流年。

  老苏州何尝不像弄堂风样?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自然简单而又有滋有味?

  辰光就这样慢慢过去,尤其到晚上,老苏州们更加离不开弄堂风。

  蝉鸣深巷,芭蕉小院绿空窗,皎皎明月映凤仙。石竹三两,渊渊其声,娟娟其影。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放个板凳、椅子往弄堂里。这里说说,那里说说,有或是外面转转,东家串串西家走走,再回头定心坐下。

  慢慢的,慢慢的,风在弄堂口探出了个小脑袋。只见有些人手拿一把麦秆扇,竹桌上是一壶凉花茶,再来一只经井水泡过的西瓜。孩子凝神听着奶奶讲故事,老大爷围坐着下起了象棋,并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风又悄悄地偷偷迈了条腿,众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纷纷抬头张望。于是它很得意地在期待,喜悦的热切目光中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露出了整个身子,并一路小跑过来。呦,它身上还有着股浓浓烈烈的夜来香!风,如光溜溜的丝绸滑过每寸肌肤。手上的扇子搁在一边,或再扇两下做个样子。弄堂风愉快地、热情地呼朋唤友,风一阵又一阵,或大或小,成疾成缓,装满弄堂,舒舒服服,凉凉爽爽,煞是惬意!

  弄堂风,吹跑了夏天的燥热;弄堂风,让人与人间的心走得更近;弄堂风,让原来清新的弄堂里又增添几分动人的美!

  在弄堂口,美颜徐徐生风。

  渐渐的,月亮躲进云里,星星也稀疏了;渐渐的,人声、虫声也变轻。身上、路膊上觉得有了几丝潮湿的凉意。是露水下来了,大人带着自家孩子,大大小小睡意朦胧地回到床上……

  可随着时代变迁,风扇、空调早已在年轻人里兴起。还记得上个礼拜去看外婆,外婆一人搬着小板凳坐在巷口:“吹来吹去,还是弄堂风阴凉笃笃。”

弄堂风(第二篇)

  上海的弄堂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城,里边一排一排的房子毗邻相壤。走进弄堂,一方方砖头堆积在弄堂两旁,灰丫丫的一片,夹杂着灰丫丫的瓦,似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一堵墙上。而头顶盖着一片花花绿绿的天空,阳光肆意地泼在上面,暖暖的。

  所谓弄堂,不过是属于一代人永恒的记忆,而对于他们来说,弄堂的游戏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一下课,飞奔到家。放下书包,立马走人。读书的疲惫与劳累一下子抛之脑后。女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跳皮筋了。两根长长的皮筋铺成一道险峻的路。两根麻花辫在风中上下摇动。男孩子们虽然不会,但总喜欢在两根皮筋里穿来穿去。除了跳皮筋,踢毽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游戏。两个铜板心连心、两块布夹一起、沿着边缝起来。最后插上鹅毛底下的管子,几片鸡毛往里一摁,就完成了。女孩子们经常玩到鞋跟都脱落才可罢休,但到了第二天,修好了,继续玩。男孩子也有斗鸡、打弹珠、老鹰捉小鸡、躲猫猫好多别的游戏,也不会有空闲着。总要到父母烧好饭,叫孩子不来,揪着耳朵拖回家才罢休。

  而在玩乐的笑声中,吆喝声已经从弄堂的尽头远远地传过来了。夏天,不用多说,只要一听到“光明牌——赤豆——棒——冰,光明牌——易思——棒——冰……”和“笃笃笃”的敲箱子声,便知道卖棒冰的“白老头”来了。怕会耽误玩,只让一个人去买,数好要几个,要什么品种的,就连忙跑过去。“塞根易思棒冰、喽根侧斗棒冰。”“易思棒冰4分、赤豆棒冰4分、嘟棒冰3分,娜油雪糕8分”买回来后,大家撕开包装,开始舔棒冰,舔到棒冰滴得满手都是,粘粘的后,才开始嗦,到最后的最后,实在不能再嗦了,才咬下小小的一口。每每夏天,在玩的衣服贴背,头发又松又乱时来根这样的棒冰,无疑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格肉,还侬格壳,张家老伯伯,请侬开开门,问侬讨只小花狗”卖桂花赤豆粥的老婆婆挑着担子,一步一步地漫步在弄堂里。人未到,声音已传遍整条弄堂,回荡在巷子里。在担子上盖着一块棉布,担子里放着一个砂锅。当揭开盖子的一刹那,白烟翻腾,挂花的香味一下子扑鼻而来,从鼻尖到心房一下子把你紧紧地蜷住,让你忍不住想喝一碗。

  “阿有坏咯棕绑修伐——阿有坏咯藤绑修——伐?”“坏格棕绑修伐——坏格藤绑修伐——”悠扬,拉调的浓浓的江南吆喝,伴随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挂棕绳,走巷穿弄的一路吆喝。师傅有空便会与在弄堂嗑瓜子的阿姨婆婆嘎三胡。聊得好了,有时会拿出自家的棕绑,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在门口,找块空地,搭好脚架,穿棕引绳。

  江南女子的低吟,诗一般,浓浓的吴语吆喝“栀子花——白兰花”。声音在长长的弄堂悠悠远远地从这头飘到那头,已成为了旧上海弄堂背景音乐的象征。

  上海的弄堂在现代化的城市下,渐渐入睡。或许是新陈代谢、或许是喜新厌旧,总之上海的弄堂越来越少、也渐渐被人所遗忘。但总在闹市口,一两位老婆婆叫卖着“栀子花——白兰花——”。

弄堂风(第三篇)

  有人说:时间就像沙漏里的沙粒在不断坠落中慢慢流逝。而我觉得时间却给了我们满满的回忆。

  寒假时,外婆从成都回上海过年。也许是突发奇想,那天外婆非要让我陪她去她儿时住过的老房子看看。老房子位于大统路南星路一带,那里有一个叫“安祥里”的小弄堂。

  一路上,外婆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跟我说着她儿时的趣事。她说那里以前是平民区,弄堂的路很窄,如果两辆自行车相对而行,必须要有一个人停下靠墙才能让对方通过。那里的房子紧挨着房子。如果一家吃饭的桌子靠着窗户,邻居只要打开窗就能夹到他家的菜。听到这里,我笑得前俯后仰,这画面简直让我无法想象。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我和外婆都傻眼了。映入眼帘的不是外婆口中狭窄的弄堂和紧密的房子,而是宽敞的马路和一幢幢高楼大厦。外婆顿时有些失落,喃喃低语道:“都拆了,都没有了”。“外婆,既然来了,我们还是去看看吧!”我安慰道。外婆点了点头。

  于是,我陪着外婆,顺着她记忆中的方向慢慢地走着。她一边走,一边说道:“这是我小时候和小朋友一起跳皮筋的弄堂口。进去第一家是修鞋子的,对面是一家裁缝铺。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只有等到过年才会做一件新衣服。每当那时,我就会每天跑去裁缝店询问衣服做好了没有。”外婆的脸上带着笑容,我仿佛看到了她儿时穿上新衣服时的喜悦。外婆又接着说:“每到夏天吃过晩饭,家家都会搬上几个小凳子坐在弄堂里乘凉。因为家里太小,12个平方住着七口人,睡觉都在阁楼上,实在太热了。那时候做梦都想能住上大一点的房子呀!”

  听着外婆述说着过去,看着眼前巍然耸立的建筑物,真的让我不敢相信,只是几十年的时光,上海竟然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再过几十年,一切又会变了。

------分隔线----------------------------
上一篇:我与广播站 下一篇:三代人小时候玩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