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

字数:450字点击:时间:2023-03-20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一篇)

  20XX年5月30日,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学。

  当我们进入南大校园时,同学们都无比惊讶。南京大学的校园就像一个公园一样,路边树木丛生,一座座带着古朴气息的大屋顶教学楼藏在树丛后,上面长满了爬山虎。

  离开北园,我们先去了唐仲英楼国家固体微结构实验室。这个新建不久的实验室不仅是全国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在国际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实验楼,我们被这个实验室震撼了——一切都是那么专业!许多实验室都是密封的,实验人员都穿着严丝合缝的工作服。据介绍,这些实验室里每立方米的灰尘都被控制在几万个、几千个甚至几百个以内!其中的实验工具令我们望而生畏——一个巨大的仪器,上面有几十个镜头、交错不清的结构、无数的管子、电线,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有的实验室里的实验区甚至要涌非常厚的铁门密闭起来。

  离开唐仲英楼,回到历史悠久的北园,我们的思绪一下从一个及其现代化的科研场所跳到了一个具古典风格的静谧的校园。

  我们先简要参观了一下化学楼,新建的费彝民楼、田家炳楼、逸夫馆,最早的教学楼等等。然后,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学的小时博物馆。

  南京大学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大学,其前身甚至可以追溯到258年的南京太学。从1920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到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才到今天的南京大学。这一路上,曾经有坎坷辛苦,蒋树声校长重提“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他们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挺过了,走到了现在。也是应为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南大也出现了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竺可桢、徐悲鸿、陶行知、沙祖康、吴健雄、闵乃本、严济慈……

  离开校史馆,沿着南大中轴线,我们又参观了南大的标志——北大楼。最后,我们沿着原来的路线,回顾了一下美丽的校园,便离开了南大。

  现在,南京大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就是因为南大的教师好吗?如果当年的三江示范学堂重新发展,能发展成今天的南大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精神。

  固体微机构实验室的主任闵乃本,他19年磨一剑,坚持不懈地做他的课题,最终获得了1999年自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对完美的最求,对知识的孜孜不倦、滴水穿石的精神,正是他成功的关键。而他的这种精神,不就是所谓的“南大精神”吗?而这,不又与南大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相符吗?

  如今,中国的大学还未进入世界前列。不过,我相信,只要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加上这“南大精神”,必能成为像哈佛一样的世界名校的。

  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的未来由我们书写。我们的学习,也要发扬“南大精神”,坚持不懈,追求完美。最终也才能有所成就,为自己争光,也更是为中国人争光。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二篇)

  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位于武进区城东小学内,它占地1000平方米,由主题墙、基岩标、科普馆、科普知识宣传廊四部分组成。

  走进基地,你会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它的“身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迹,但是石头上那10个鲜红的大字却又使它充满了生命力——共建创新路,科普育后人。这是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亲临我校科普馆后的题词。同时,这几个字里蕴含着孙爷爷对青年人的支持,鼓励与期待。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不要辜负孙文盛爷爷赋予我们的期望!

  循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一座精致的六角亭旁,亭子呈棕褐色,头上的六只角向上翘起。踏上台阶,似乎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神秘感,亭子上方画着八大行星运行图,形象逼真。中央坐落这一个小巧玲珑的玻璃柜。这时,我们听到了讲解员那清脆悦耳的声音:“透过玻璃柜,这里有一根不锈钢标杆深入地下182。54米,直接打在岩层上,它用于检测地面沉降,与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联网,并与北斗一号卫星对接……”听了讲解员的讲述,我明白了它的巨大作用。

  走进科普馆,我立马被展柜里的各种矿石和化石吸引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块晶莹剔透的琥珀。它呈土黄色,看上去十分光滑,在耀眼的灯光照射下,显得神采奕奕,仿佛块要滴下几滴油滴。走近一看,里面还有一只小虫子哩!它的两根触角弯弯地伸向两边,仿佛只要碰它一下就会来似的。

  最后到了科普知识宣传廊,本期是以测绘为主题,在测绘知识背面还有中外名人的介绍。

  科普基地真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三篇)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决定去北京游玩。可是,北京的颐和园,长城,故宫,都去过了,去哪儿呢?对了,去北京的动物园看看吧,看看有没有什么稀奇的动物呢?

  蓝盈盈的天空那么高,朵朵云彩自由自在的漂浮,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到动物园参观。

  当我们踏进动物园的那一刹那,小鸟的歌声就传入了耳畔,太美妙了!转身一看,哦,原来是几只美丽的鹦鹉!它们的羽毛呈黄、绿,黑三种颜色,头顶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高雅别致,看到我们就像热情的主人,对我们说:“欢迎!欢迎!”这一瞬间,我们的心情可真愉快!再看那边,孔雀已经开屏了,它头戴蓝皇冠,身穿五光十色的衣裳,尾巴像一把“大扫帚”,真是令我惊叹不已。哇!我兴奋地叫道:“快看,孔雀开屏了。”只见孔雀的尾巴徐徐张开,一扇一扇,像一位仙女在翩翩起舞。孔雀缓缓转动起来,多角度地展现着它的风姿,并且发出“吱吱”的叫声。“真像仙女下凡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啊!那里真热闹!四周围着许多人,原来是在观看一头年轻而健壮的大象。它有着墙壁似的躯干,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大耳朵,白玉似的长牙齿。特别是它的大鼻子又粗又长,能伸、能卷,非常有趣。

  我和弟弟最喜欢看大猩猩了!你看它全身又长又黑的毛,红红的屁股,脸上满是皱纹,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样,那向前凸起的嘴巴更有趣了。大猩猩站在球上表演,俨然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那精彩的表演博得我们阵阵掌声。更有趣的是,大猩猩在矮围墙里绕个大圈,还亲了我爸爸的脸,好像在说:“谢谢!谢谢!”看到这一幕,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动物园,带回的是难忘又美好的回忆。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四篇)

  地藏王圣像景区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上个学期妈妈带我去玩了一次。

  那里面有好多个景点。我们进去先走了一段路,到了一个大屋子里面,那里进去还有套鞋套。进去之后,我彻底的被折服了,这里的面积很大,有好几层!第一层有一个大喷泉,也不算是喷泉,反正很漂亮。还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东西,好像一个照相机,站在它前方的一定位置,可以看到影像,那个影像一下大一下小,一会儿又没了,应该是一个个修行的很厉害的师父。前面还有一个连绵起伏的假山,中间还有一个村子,人们往那里面扔硬币,我没扔到。

  出了那个大房子,有一个像莲花形状的建筑物,下面是孙悟空的“水帘洞”,一条条细细的“水柱”喷射出来。水柱里面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千手观音……

  走啊走啊,终于找了我们本次旅游的目的地——地藏王圣像!它有99米高,而且雕刻得惟妙惟肖,相似度达100%99。999!哇塞,这是谁刻出来的,有一点点小的瑕疵,就要全部弃权,重新再来啊!我们又走楼梯来到了地藏王菩萨的脚下。地藏王圣像食用“铜”打造出来的。

  地藏王圣像景区是我们青阳县的骄傲,是池州市的骄傲,我们为它那精细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五篇)

  清明小长假前几天,爸爸妈妈就从网上查到三天中只有第一天是“春光明媚、适合旅游”的阳光天,于是,我们立刻决定第一天去太极洞游玩。太极洞位于安徽和宜兴的交界处,号称“徽北第一观”,后人还称它为“天下四绝”之一呢,是国家认定的AAAA级景区!

  经过1个半小时的车程,目的地到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绵延起伏的青山,绿如碧玉的湖水……真是风景如画,春意盎然!

  刚进入黑漆漆的洞口,就听见昏暗光灯下游客们在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你看你看,那块巨石!”“咦,这些石头怎么都这么怪?”“哇,好大的石块呀!”……

  走入旱洞区域,灯光亮了许多。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太上老君”,其实这一景点是一块悬挂在洞顶的长条石头,被山泉冲刷成许多条纹,似乎是古代神仙的长胡子,所以称它为“太上老君”。

  在旱洞入口的后下方有一块珊瑚石,叫做“莲花宝座”,上面还有一块像手的石头,我们叫它“招财手”。传说向它招招手,可以有数不尽的财富。再向里面走,只见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不就是五年级语文课文上提到的“滴水穿石”吗?水珠一滴一滴地拍打在石头上,手伸进圆孔中摸一摸,洞的四周非常平滑,再向下摸,这个洞好深好深……是水滴用几万年的时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才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一大奇观令我深有感触。

  穿过旱洞,我们来到水洞,然后坐船去洞中的五个宫殿。首先,来到的是“水晶宫”,有许多形似水晶的石头悬在洞顶,似乎摇摇欲坠,令人触目惊心。然后,我们去了有各种奇怪石头的“壶天宫”、“硕池宫”、“自在宫”……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万象宫”,宫里有一个小湖,湖中有一块尖塔似的石头,石头在上面,倒影在下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似乎是在一个逆境的状态,又似乎是石头悬浮在空中,让人看了神魂颠倒、真假难辨呀!

  太极洞的奇妙景观让所有游览的人都无限陶醉、惊叹不已。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大巧若拙!

地藏王圣像参观记(第六篇)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紫金山南麓,占地13万余平方米,院内有各类藏品42万件,光是国家级文物和一级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有3万多件都是名列全国的珍品。它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院,一个雄伟壮观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帘,这便是院中的展馆了。它采用了仿辽代的建筑风格,位于博物院内那宽大深远的草坪尽头的三层白色石台上,九开间的仿辽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斗拱粗壮,以紫金山为“背景”,远看像一幅秀丽的大画。

  进入馆厅内,给人的第一感觉即是规模宏大,但它却将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条,清晰地分为了六个馆: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而在这六个馆内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展区。真是一个特点鲜明、格局清晰的场馆。

  走进历史馆,“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去仔细端详。从远古时代至青铜器时代,我了解了人类文明逐渐进化的过程。在春秋时期时,人们大多都以制造青铜器为主。公元前221-220年间,秦汉时代期间,秦朝多是青铜器,而汉代则慢慢演变出了陶制品,外观上比青铜更加光滑,色泽上也更为柔和。当到了公元229-589年时,六朝时代逐渐加大了陶制品制造量,还演变出了形态匀称,曲线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与其它器具相比,形体更加优美,质感更加细腻、柔滑,与青铜器相比,少了几分粗犷,更增添了几分优雅。青瓷瓶表面颜色泛青,色泽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线下显得更为优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数材质华丽,昂贵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了。它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外形与人体形状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缕结,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透过玻璃细细端详,无数块大小相近的玉块铺满全身,玉块与玉块之间相连结的是用黄金打造的金线,是高贵权力的象征。光滑的玉衣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折射出神秘的光泽。

  离历史馆不远的是数字馆。刚步入那里时,我们仿佛一下子从古代穿越回来了。数字馆内有许多现代设施,以动画、3D影像等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让人感知历史,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

  参观了这么多,我发现博物院不仅是规模宏大,更是种类繁多、巧夺天工啊!

  如果说历史馆和数字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那么民国馆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渡线。

  踏进民国馆,里面的设计、装饰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却也不失现代的风韵。走进一家小商铺,一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个又一个美好童年回忆。这里更有许多经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发糕、芝麻糖等等,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虽然有着浓重的历史气息,但也不乏现代化气息的渲染,两者结合十分巧妙,却又不显突兀,是一个古今文化的荟萃之地。

------分隔线----------------------------
上一篇:我的心爱之物 下一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