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

字数:1000字点击:时间:2023-06-18

于无声处(第一篇)

  空旷的大殿里,一切静谧无声,在幽幽的香火缭绕中,时光仿佛静止,金色的佛像,端坐在庙的中后方,以他那慈悲的眼神注视着前来朝拜的众生。一切都在肃穆的气氛中定格下来,成为我心中无法忘记的一段回忆。

  我去过很多寺庙。坐落于深山之中,那映衬着青葱山林的瓦红色屋顶,及檐头精美的装饰,一眼望去,心中的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告别了都市的喧嚣,我们一家人开着车在山中奔驰,也不一定要去哪个地方,只想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在大自然的宁静中沉淀下来,但是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个地方。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寺院,朱红色的大门,金色的雕饰,广阔的大广场,还有尊严的庙宇,凭依着青山,在湛蓝的天空下构成一副和谐而又充满神秘的画卷,这里确实很安静。大广场上,几个尼姑在小池旁拿着书轻声的谈论着什么,一个尼姑在不远处洒扫,仅有轻微的“沙沙声”。我信步走到寺庙的门口,一个老尼姑双手合十端坐在门旁,披着红色的袈裟,她见了我,示意让我留下,把我的手轻轻抬起,她对着我轻声说了一段话,具体是什么我已忘记,但她那平静淡然的神情,从容的谈吐,着实让我那原本激动不已的心安静下来了。

  我跪坐在垫子上,面前是庄严的佛祖像,我恭敬的、深深的俯下身来,双手合十,拜了一拜。低下头的那一瞬间,心中浮现出小时候外婆带我去拜菩萨的情景,我一直不解,外婆为什么执意要我安静,她总是肃穆地拜了几拜,求佛祖保佑。从前,我还嘲笑她封建迷信,可现在我知道了,在这神圣的气氛之下,浮躁、焦虑、激动的种种情绪会一扫而空。有的只是一颗冲去了污质、十分澄清干净的心灵。鸟雀也似乎被气氛感染,竟也一声不发,此时此刻,唯有佛祖与在我面对面地交谈。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不知给我们的心灵染上了多少躁动、不平,在对金钱、功名的竭力追赶之中,我们是否忘记了于深山之中有庄严的佛庙,于无声中有神圣的信仰。我明白了为何尼姑们和尚们的神情十分淡然平静,这是因为纯纯的信仰已滤去了他们的杂念。我们是否也应在无声中,好好静心想一想呢?

于无声处(第二篇)

  当我徜徉于早春寒露的草叶时间时,总在心里想着夏日沁脾的荷香;当我穿梭在金秋的红叶间时,总在心里想着降冬时屋檐下可爱的冰柱。我总是这样贪婪地幻想着,希望把我爱和爱我的东西全部都集结在我身边,只是除了那道令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菜,可它又总于无声处霸占着我心中的一隅。

  闽之小城,依山傍水,自然总少不了些许或粗或细的吃食,外乡人总是固执的认定那里只有雷茶、烧卖……却一点也不知道,那道令我着迷的韭菜包子。

  每次回到故乡,外婆总会为我好好蒸上一大盘韭菜包子,因为她知道我爱吃。其实我以前对于它的喜爱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痴狂的地步,只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功课繁重,回家的机会少了,总是隔上好长一段时间才可以见到外婆外公,才越发感到它的美味。

  韭菜包子样式简单,造型可爱,陷是亮晶晶、翠绿翠绿的,总夹着一团团猪肉的红,它的做法简单,却又异常耗时,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外婆坐在圆圆的餐桌旁,一板一眼给我包韭菜包。手指间的一压一按,那样的灵巧却又让人看了心安而有力。好不容易把做好的韭菜包放上蒸笼,外婆才终于得了空闲,在洋溢着米粉香和韭菜香的厨房中,我看着外婆不住揉捏着酸痛的肩时,我心中难免有些感伤,走过去挽起袖子,用我那还不够结实的手为她揉肩,在氤氲的水汽里,我看见的是她那苍白的头发和日渐佝偻的背影,我的眼在弥漫的水汽中模糊了,轻声说:“婆婆下次别做那么多了,太麻烦人了。”可婆婆总是说:“哎呀,傻丫头,哪会呀,这道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做起来一点也不累人,别担心哈!”我几乎有些固执的说,:“婆婆,别做了,实在不行,下次回来的时候,去外面买点吃就好了。”外婆用她那有些苍老的手握着我的手,转个身对我说:“丫头呀,外面做的哪有家里做的干净,自己孙女吃的不能马虎。”水汽氤氲,外婆的笑是那样的温暖,于无声处滋润着我的心,让人安心而有力。

  后来妈妈也在超市买了米粉、韭菜,累得腰酸背痛,却总做不好,味道远比不上外婆。是家乡的水更好吗?其原因总说不清,我不知道外婆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把平凡的菜做成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总于无声处提醒我,对那乡那人的记忆。

于无声处(第三篇)

  嶙峋绝壁之上,一簇簇洁白,立于无声处。

  望着海平线远方寂静的小岛,耳边伴随着船机的轰鸣声和嘶叫的海风声,在炎炎烈日下的小船快速靠岸。

  汽笛,风帆;灯塔,浊浪……

  一切都安静,无声。只有树丛间偶尔传来的两三声鸟鸣,就连一向呼啸而行的风也低调下来。我登上这座无人岛开始漫步,探索。

  路,是人走出来的。依照鲁迅先生所言,我便开始“伐竹取道”,这无人岛上,实在没有路可以言,遍地爬满了荆棘,一不小心就会留下一道血色的划痕。在吃了几回苦头之后,我走得很仔细。小岛并不大,在沙滩上随意走走,也就绕了一圈。但是由于这崎岖的山“路”,我走了半天仍不见有下山的趋势。

  随着高度不断上升,我感觉太阳仿佛就在头顶。都说海边的阳光最毒,我的脖胫、后背已经烤得通红。四周仍旧寂静得听不见一点儿声音。林子也渐渐稀疏起来,连鸟也消失了。

  我艰难地翻过一块巨石,就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山的另一面是近乎垂直的断崖!在石壁上生着一片接一片的白色低矮植物。在烈日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我被这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那是多么纯粹的白!在这岛上无声的立着,如同严冬的雪一样静谧,好像已经恭候我多时。我一路无声前行,他们也同样无声地等待着我,我寻了一处落脚点从悬崖上下来,静静地欣赏。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杂音,丝竹悦耳,却分了心神。做一次无声之旅是多么难得。看着眼前的梦幻,我忽然明白了。

  每个人都在前行,有的半路折退,有的误入歧途。只有把自己置于无声中,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才能像这无声的白,屹立在悬崖之上,风吹、雨、日晒都不倒。

  回到家中,我马上查那抹白色的由来,一番周折,终于查到了。

  许久以后的某天,路过喧闹的街,看见花店里一个绿色的身影,我忙询问是否是那个名字,得到肯定后,我不禁感叹,随后摇头离开。

于无声处(第四篇)

  繁华是荒芜披上的袍,用自欺欺人的华美来掩盖视而不见的伤。漠然的脸庞,机械的微笑,喧闹的背后空无一人,唯余寂寥。而我要呐喊,于无声处,石破天惊!

  长江水汤汤,记录着一个偏安一偶的王朝。南宋苟且于江南,沉湎于吴侬软语的梦里迟迟不愿醒来。“市”的灯火,词的旋律将遥远的北方推得愈发遥远,几乎望不见昔日国土。辽的铁马金戈踏过南宋帝王怯懦的心,山河破碎面前,空余惊若寒蝉的畏惧。可帝王心如此,天下却意难平。“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于戎马间,铮铮铁骨岂肯言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于垂垂老矣之时,心中犹记北方的家国。更有李清照,以女子之身声嘶力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辛弃疾心中的呼告。在他跃马执剑的梦里,这位老人仍高呼着:“杀敌!杀敌!”

  那响彻时代的呼声,是对疆土的眺望,是震碎轩宇的气势。长江水逝,又几度王朝兴衰?旧时的堂前燕,不知又飞散了几只?记不清帝王姓名,可一声声于无声处的呐喊,却铭刻于汗青。

  南宋毕竟还有梦可做,可当英吉利的军靴踏上这片土地时,清朝“天朝上国”的梦,已是彻底碎了。从林则徐“看眼看世界”,到鲁迅弃医从文,一代又一代人在那麻木沉默的人群里呼喊,竭力摇晃着“救亡图存”的大旗企图,让那无神的目光闪烁出一点觉醒的光。他们的呐喊无疑是成功的。以那个时代为背景的电影《无问西东》里,李光耀面对母亲“我怕你还没有见过人间的美好,便失去了性命”的苦劝,拭干眼泪,毅然从军。飞机在空中盘旋,一次次危险的训练塑造了当时中国航天领域最顶尖的人才。的他也是于无声处呼喊,于当时最为薄弱的航空领域,精准的战术宣扬着这个古老的民族的实力与尊严。他们是时代的强音,声嘶力竭间,写就一股英雄气。

  不再沉默,便要敢于发声,不去回避,不去妥协,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晃晃地照进每个人心底。手中笔未停,便没有什么不能写下的。《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政治小说,笔锋直指官场。没有闭口不提,没有谄媚阿谀,只写下最真实、最现实的一幕幕——从金钱到权力,无所不谈。书既出,轩然大波。且言惧乎?此时早已不是那个万马齐喑,“著书只为稻梁谋”的年月。岂言畏乎?我们有自己的心,于无声处,呐喊着我们最真实的声音!

  不以繁华蔽目,只留真实呐喊。不以畏惧而退,只身仗剑,也走天涯。沉默是大多数的怯懦,可我们“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以少数者的身份高呼。那就让历史的天空,于无声处,多响过几声振聋发聩的惊雷!

于无声处(第五篇)

  于无声处作文(第一篇)

  姥爷老了,已经年过八旬。他的世界在渐渐趋于沉默,耳朵渐渐听不清了,说话也越来越不利索了,周围的世界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部彩色的无声电影。

  表哥前几日从杭州回来,意气风发,大包小包的带着礼品,其中有不少是买给姥爷的,姥爷讪讪地接过礼品,转过头看着我,终于,在他断断续续的表达中,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人谁啊?我鼻头一酸,姥爷的记忆也老了。

  中午,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大家半年没见表哥,自然有许多话讲,酒席上一时嘈杂无比,再热闹的谈话传入姥爷的耳中,也不过是一些无序的杂音。姥爷渐渐被忽略了,他低着头,安静地吃着饭,周围的吵闹都与他无关。

  姥爷早早地吃完饭,离开了饭桌,他或许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便没有多待,向沙发走去。

  我似乎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在这种大团圆的背景下,这种感觉会变得尤其的深刻,我掉过头看看他,却碰上了他含笑的目光,目光里带着暖意,温暖得有些发烫,那个眼神里再没有孤独。

  原来,在姥爷离开饭桌后,一直在看着我们,微笑着看着我们,即使这热闹的饭桌不小心忽视了他,他眼中的快乐也不曾减少。看到我的目光,他尴尬地把目光投向别处,但不一会,他的目光又飘了过来。

  声音更大了,姥爷一直沉默着,无声的世界带来的巨大的沉默是可怕的,可他的表情却是淡淡的幸福,姥爷从头到尾一直在注视着我们,轻轻地扫过我们每一个人,看我们吃完饭,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我们中间,笑眯眯盯着我们每一个人,似乎要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映入他的脑海,然后在翻出对应的记忆。姥爷额头上的皱纹层层叠叠地挤到一起,像荡漾开去的水波纹,每一个波纹里都挤满了阳光。

  我一直以为,姥爷的无声世界一定是孤独和寂寞的,现在才发现,他的心里藏着另一个热闹的小世界。于无声处,我们的热闹就是他的热闹,我们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

  爱到深处是无声。

  于无声处作文(第二篇)

  那些无数个我与父亲独处的时光,那些无数个让我感到沉闷无聊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心中竟然充盈着温馨,只怪当时不懂:沉默也是温馨。

  “春风不语,至爱无言。”我看着这两行字,静静地发呆,然后只在一瞬间便想起了父亲——那个沉默、不苟言笑的父亲。

  春节刚过,街道上寒风凛冽,我摇了摇头,将思绪收回,却一再忍不住回忆起那些寒风中的片段。

  三晚结束的铃声和着呼啸的北风准时响起,我收拾好书包,望着结满雾气的玻璃窗,摇了摇牙,一头冲出教室,扎入刺骨的寒风中,人群熙熙攘攘,我却一心想回家,走到校门口,一抬头果然又看见父亲那熟悉的微胖的身影正裹着大衣在街边的一隅引颈遥望。因为寒冷,他下意识地抱住自己,风吹得他瑟瑟发抖,两只脚不停地踏着,像一位踢踏舞新手,我暗笑他的可爱,走上前。

  “啊,来了。”像往常一样的简练,不多说一个字,“嗯”我点点头,然后就是我最难熬的时光,我和父亲就像两个有着同一目标的陌生人,一前一后走在喧闹的大街上,一言不发,这种压抑让我无法忍受,因而更加深了身上的寒意。周围的女生向父母的撒娇声,小孩要买糖葫芦的哭喊声,甚至路上的川流不息的汽车引擎声就向一片海洋要将我淹没,可再看看父亲,依旧一言不发。

  心中的不满越积越多,我故意放慢了脚步,可令我想不到的是,父亲也放慢了脚步,却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几次回过头,嘴角动了几下,深吸了一口气,想要说什么,可与我一对视,目光中的什么东西一下子消失不见,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我一气,索性停下,他也停下问:“怎么了。”逆着路头的光,我忽然看见父亲鬓角的几根银丝,愠怒消了大半,鼻尖一酸说:“冷。”父亲想都没想,脱下大衣披在我身上,然后我们在喧嚣的人群中,一路走下去。

  此刻,这些天每天都会上演的镜头以蒙太奇的手法从眼前一一浮过,我多么希望,能够轻卷胶卷,重播默片。定格在那一瞬间,希望和父亲在无声中一直走下去。

  此刻,我在淮安,父亲在金湖,隔着寒风,我听见了父亲的沉默。

  于无声处作文(第三篇)

  爱于无声处,妈妈关门时,我想。

  “今天作业真多!”我满腹抱怨走出校门,出来的迟,等待学生的家长已经寥寥无几了,路灯散发着无精打采的光,我一眼望去,又没有母亲。

  “一定是绣十字绣忘了时间了。”我生气极了,现在妈妈迷上了十字绣,整天绣个不停,经常忘记做家务,现在又忘记接我了。

  我气鼓鼓地跑回家,一开门,妈妈还在那儿绣,我砰地一声使劲带上门,头也不回地进了书房。

  “十一点了,你该睡觉了!”房门外传来妈妈的叫声,又老又尖锐,不知怎的,我竟然懒得去回答,一会,妈妈的脑袋探了进来:“该睡了,明天起来再做?”“知道了,作业多。”我没好气地连连挥手,让她出去。

  十一点半了,终于写好了作业,爸妈都睡了,我草草的洗涮了一下,心里却很烦躁,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夏日的夜晚,蚊子没命地叫着,蝉也跟着起哄。忽地房门被推开一点,我赶紧用被子包起头,是妈妈,她看看我,以为我睡着了,便轻轻地拿起遥控器,关了空调,黑暗中,什么声音也没有,随着空调风叶关闭的声音,周围一片寂静,借着月光,我看见,为了防止出声,妈妈赤脚走在冰冷袭人的大理石上。门轻轻地合了起来。

  不知怎么的,她一带上门,我感到了眼里一阵发酸:我怎么能因为她没有去学校接我就冲她发火呢?还把作业多的怨气加在妈妈身上,而妈妈却毫无怨言地帮我关空调,怕吵醒我连拖鞋也不穿。

  第二天起来,妈妈还是在忙她的十字绣,但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和以前一样,我没有听到任何做早饭的声音,我迟疑着,小声地向着妈妈的方向说了声含糊不清的“对不起”

  爱于无声处,那一刻,我们都很清楚。

于无声处(第六篇)

  清晨,生物钟如约把我叫醒,奇怪的是,今天没有朝阳照在我的脸上。我从窗户探出头去,一滴雨珠正好落下来。打不成篮球的懊恼把我又逼回到床上。

  一个多小时的回笼觉后,外面的水洼已经是一大摊一大摊了。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外面雨点击打车库铁皮的声音。“鬼天气!”我暗骂一声。

  补完课,路上的积水已经很深,但雨未曾减小,也没有要减小的意思。我下午的一系列计划也只能泡汤。

  无奈的我坐在椅子上,看着一本《意林》,不时望望外面,暗暗庆幸这雨不算太大,声音也挺小,要不然我也只有睡觉的份了。

  我面朝外面坐下,欲要放松一下。只望见雨滴落在水洼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水花;雨点滴在石砖上,一点一点、一寸一寸地打湿它;雨点又打在树叶上,在一片一片之间欢跃。我内心的苦闷一扫而光,真想加入这雨的盛事。

  下雨了,老家的玉米地怎么样了?我想。也许,雨珠正悄悄地落在地里——旱了半年的玉米,此刻,全部、一丝不剩地吸收了充足的水分,玉米的脸色有了好转,又张开自己的怀抱去迎接每一位“信使”。这是玉米与雨滴的一次邂逅,也是天空与大地的一次邂逅。

  渐渐地,雨小了,天空中的云色也不再如此的沉重,整个世界也都亮堂了起来。最后,雨停了,更加清新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即使太阳没有出来,玉米的腰杆子也挺得直直的。雨滴,从它的头上,顺着身子,一直滑到根部,成为了大地的一部分,有些则紧紧地吸附在它身上。

  也不止是玉米们,连路边的野草、野花、大树们也精神抖擞地摇曳生姿,携着身上的清亮迎风张扬自己;就连小巧的蜻蜓都出来活动了,在一个又一个的水洼上跳着动人的芭蕾,点着一圈又一圈的波纹。这世间的万物,被雨滋润过后,都仿佛接受了圣洁的洗礼一样,用自己焕然一新的面貌,亲切地迎接这个世界。

  雨,它悄无声息地、轻轻地抚摸着它爱的、这世间的一切,滋润它们,赐予它们甘霖,给予它们身体、心理上的抚慰。同时,雨的到来也让愁了半年的农民笑逐颜开,悄悄地告诉他们今年的收成不算太坏。

  “多亏了这场及时雨啊!”大家都这么说。

  这场雨,不似春雨,太过柔嫩,不似夏雨,太过激烈,也不似秋雨,说来就来。它含情脉脉,润物安恬,于无声处。

------分隔线----------------------------
上一篇:高中生活新体验(5篇) 下一篇:校园,我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