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初中作文 > 八年级作文 > 笔尖上的中国(共六篇)

笔尖上的中国

字数:1000字点击:时间:2023-07-29

笔尖上的中国(第一篇)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如同一座宏伟的长城,而汉语就是铺垫这万里长城的基石,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满载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传说中的仓颉发挥奇思妙想,在一块块甲壳上刻上凝聚着他智慧的文字,那堆积如山的甲壳经过历史这条汹涌长河地不断冲刷,渐渐演化成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草书,不知走过了多少风雨。或简或繁,或方或圆,或刚或柔,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字表其意。“山”字的三竖不正如那绵延不绝的形态,“雨”字中间的四点也如那淅淅沥沥的丝丝银线从天而落,“竹”字是否也会令你如同置身于郁郁青青,隐天蔽日的竹树环合中?

  而当今的人们似乎对母语的兴趣越发变淡,总热衷于学习英语,忽视了汉语同样需要深究与钻研。试想:当英语中孤独的“I”遇上中国的“我”、“余”、“鄙人”等等五花八门的称呼,当一句直白的“goodbye”遇上汉语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26个永恒不变的字幕碰上千变万化,不计其数的汉字,谁还敢说英语远超于汉语呢?

  如果说英语流畅柔和的读音是一条蜿蜒清冽的小溪,那么字正腔圆的汉语便是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有人说,说英语时只是口唇轻微地运动,所以这是一门柔和的语言;而讲汉语时必须咬字清晰,如同单兵作战,不同的字一个个从齿间蹦出,以至于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也不能悄声交流,所以这是一门粗犷的语言。我并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认为这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粗犷,相反这正是我们热情的体现。每当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各方远亲近邻走街串巷,互相道喜,将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愿都浓缩在了“新年好”三个字中,当说到“好”字时那微微上扬的语调也正映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庆气氛。

  汉语更神奇的魅力便在于它的书法艺术,形态或苍劲有力;或行云流水;或轻柔圆滑。端正的楷书、奔放的草书、顺畅的行书,成就了多少名扬古今的大书法家。当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同一个汉字时,视觉的冲击促使大脑中浮现出一连串或动态或静态的画面。就说一个“舞”字,若以楷书写之,便是一支端庄正式的宫廷舞;若以草书写之,便是一支奔放热情的塞外之舞;若以行书写之,便是一支清丽淡雅的霓裳舞。但无论是何种书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就是这样的汉语,在曲折蜿蜒的历史银河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执笔挥毫,书写着一个个方块字,记录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再一代代地亘古流传,一代代地发扬光大。

笔尖上的中国(第二篇)

  一张纸,铺开一世书香;一滴墨,建起万丈豪情;一行字,习得百家风骚。文化如树,所谓繁枝密叶,不能舍其墓也,所谓文化之墓,其过于书法也。

  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文字的记载,数千多年前,当我们在龟甲上烙印下我们的印记时,汉字注定了他的不平凡。或许觉得龟甲不够高贵,我们开始在象征尊重的钟鼎写下我们的文字,随着历史的推移,春秋战国的来临也带来了篆书。随着秦的统一,当抄书的奴隶们觉得篆书实在繁琐时,隶书就在他们的刻刀下诞生了。随着纸的推广,书法更多地让人觉得惊艳。南北朝,王羲之的一篇《兰亭序》将行书的行云流水发挥的淋漓尽致。唐朝,这个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刻,颜真卿将楷书推上了巅峰,而当人们还在惊艳于这个书法大家时,张旭,还素又用草书彰显了狂放豪迈的气魄,不管历史如何推移,人们总会用最惊艳的表演向人们展示书法的魅力。

  书法的主要审美又端庄雄伟,飘逸秀丽,工整精细等。不同的审美风格,通过美学所说的移情作用,使人对生活危害人性的美得到感受和联想。书法魅力的一些基本原理如行笔缓急的节奏,点画的呼应,结体的平衡,章法的疏密得当等,其实不仅是书法的要素,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人处世的要素。

  颜真卿总是不陌生的,他那忠正的人品,加上他的勤学苦练,成就了他的一代书豪。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研究,试图领会他的书法的灵韵,并学习他崇高的人品。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与人格的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视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宾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可厌也。”由此可见,颜真卿的书法与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书法人品,相伴相随,在颜真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如树,历代书法家便如其枝叶,他们吸收天地精华,或向阳生长,或探头吐芽,或栉风报雪,所为的都是拥有一个稳固的根基,以便更好的成长壮大。我们的文化之根终会迎来明媚的光。

  拂尘,明目,静心。在尘土飞扬的喧嚣中,让我们一起品尝那份难得的宁静。

笔尖上的中国(第三篇)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可能会发现汉字那独特的风姿。

  提起笔,笔尖下流泻出一个个方块字,它们就像一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欢快地飞跃着。那娇美的姿态,不得不让人陶醉其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是汉字的精髓,都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文字,别看汉字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方块字,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中华文化上上下下五千多年来的发展和文化思想。汉字的诞生,使中国结束了“哑巴对话”的形式,使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汉字的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行书,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楷书的端庄雄伟,篆书的古色古香,行书的龙腾虎跃,隶书的一波三折,哪是外国那枯燥无味的26个字母能比得上的,我并不是盲目地夸大汉字,维护汉字,而是汉字那无限的活力和魅力真正地打动了我,使我越来越欣赏汉字的盖世无双和无以伦比的雄姿了。

  汉字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它的望字生义,譬如,“伞”字,我们的脑海中便不禁浮现出下雨天托着伞的情景,“明”字是由“日”“月”合并而成,看到它人们就会联想出黑暗中的那一片璀璨的光亮。汉字可以激发你无穷的想象力,也可以带你畅游浩翰的中华文化,汉字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习惯在键盘上敲下一下下标准的宋体字,在宣纸上的自由书写已被渐渐遗忘,你是否会为中国文化的沦落和侵蚀而感到一丝的心痛?汉字在哭泣,汉字在流泪,你看到了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具有独物魅力的汉字,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所以,我们要为汉字的重新崛起,为弘扬中国文化而努力!

笔尖上的中国(第四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我看来,汉字是最让人敬佩的。

  就是那一个个方块字,在方正之间仿佛也透露出做人的道理和秉性。每一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当美丽的汉字从笔尖滑出,我都会感觉到它那生机勃勃的活力,感受到它那韵味无穷的魅力。每一个汉字好像都有生命一样。比方说“笑”这个字,我看见它,就会感觉它在对我微笑。如果用它和别的字组成一个词语,给人们的感觉就会不同了。例如“大笑”,当看到这个词时,仿佛听到有人开心的笑声,阅者的心情也会因此而愉快。又如看到“嘲笑”这个词时,眼前就会浮现你失败时,看不起你的那些人的嘴脸,心中就会升起一种叫“愤怒”的火焰。进而将这种愤怒转化成一种力量,让自己更加努力。一个汉字单独的时候是一种意思,和其它的字组成词语后又是另一种意思。其中的变化不光是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更是牵动着读者的万千心绪。在各种近义词和反义词,形声字,形近字的区别和体会的过程中,我仿佛理解了“博大精深”的具体涵义。

  汉字它潇潇洒洒从诗人笔尖落下,镌刻下了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短短的十四个汉字,却传达了诗人文天祥为了国家愿意以死明志的决心。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不知鼓励和拯救了多少迷茫中的人们。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为世人赞颂,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同样的字有时出现几十次,却并不会令人觉得乏味。就这样用普普通通的汉字砌成了一篇篇令世人钦佩的名作,可见汉字的魅力真是无穷尽。汉字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他们为汉字的表达内涵而惊讶,为汉字与书法融为一体的神奇效果而迷醉。他们想不到,汉字竟然可以用软笔或硬笔都书写的那么飘逸,那么形象,那么美丽,时而粗犷豪放,时而细腻清秀;时而飘逸轻浮,时而如浑厚有力。

  汉字不同于英文,英文不管哪个单词都一定是有26个字母中的那几个构成,虽有书法上的变化,但是与汉字的有音,有意,有形相比,我更喜欢汉字多变的神秘感。它是那样丰富多彩,像活泼的精灵在笔尖上跳舞,在纸上留下它的足迹,让世人见证它的神奇。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了解我国的汉字文化,我国在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孔子学府。

  汉字的魅力无可抵挡,它代表我们中国引以为傲的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

  汉字会伴随我们华中华民族一直传承下去,会在一个又一个的笔尖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笔尖上的中国(第五篇)

  每一个人都像一支笔,生活就如一张白纸,有无限的创造可能。而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每一次成长,每一次进步,都会画出不一样的色彩。年少的我们终会用我们手中的笔书写出属于我们的绚丽的诗篇。

  年幼时懵懂无知。总是似懂非懂地读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脑海中浮现的只是一场绵绵的春雨。小雨淅淅沥沥地拍打在树叶上,奏出一支支美妙的圆舞曲,树叶沙沙地和着雨滴。一朵朵花儿镶嵌上一颗颗晶莹的水晶,越发显得娇嫩欲滴。可是花儿毕竟太过脆弱,经不起风雨的洗礼,一片一片随着春雨飘落,留下的只是一丝未消散的沁香。笔尖移动,留下的是一幅春雨图。

  年少时轻狂。总是想把一句句诗变得更加锦簇花团,却忘记了诗句本身的质朴。偶然读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才明白其实诗重要的是诗人所感悟的,我们所领悟的。笔尖在白纸上留下: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行至涧边,但见一片芳草萋萋。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一幅涧边图,更体现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再次开始旅行,敛去了年少的轻狂,也懂得了沉淀与品读。慢慢品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蓦然感悟颇深。在旅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你会迷茫,会无助,但是谁怕?带着竹杖,踩着芒鞋,吟着诗,一步步走过。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不必在乎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和每一个美丽的邂逅,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

笔尖上的中国(第六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当读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总会发生无限感慨。诗人与妻子之间的绵绵情谊,通过李商隐的笔尖流溢出来。这种相互思念的幸福,总让我动容。

  当今社会,笔尖上的幸福消失得无影无踪。超快速的通信方式,虽然能让我们在数秒之间互通有无,但同时也扼杀了那种铭刻在信笺中的深情厚谊。

  如果没有汉字书信文化,那“岭外音书绝”便是家常便饭。我们会因为“寻寻觅觅”而倍感“冷冷清清”了。一千五百年前,一处静静的院落:一位身材清瘦、容颜憔悴的女子独自面对着院心小池中的残荷,心思却神游到千山万水之外的京城了。那是他夫君义无反顾前往的地方。可她呢?只有守候与等待,花开花落,雁去雁归,今年复明年地望君归来。神游到这里,一行清泪滑落,忍不住摊开洁白的信笺,写下早已刻在心头的委屈: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眉头。几句情真意切的话,便抒发了内心无限的愁思。她的笔尖,书写出了那绵绵的情意。

  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书信文化已被网络搜狗拼音、掌上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侵蚀,于是,它离我们越来越远,以致于许多常见的汉字在科技能人的手下变得生疏,错别字俯拾皆是的文章也已司空见惯。

  刚劲遒长的汉字,象征着中国人顶天立地的形象。近来,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节目以一种新鲜的气息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它以非常简单、纯朴的方式使参与者在汉字游戏中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文化之美。这种文化兼文艺的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将我们带到了艺术的殿堂,引领着绝大部分人对汉字艺术的重新认知和欣赏。用笔书写汉字,进而汇成佳句、组成文章,抒发内心情感,提升精神境界,这便是笔尖上流溢着的幸福。

  传统方式的交流,有传统之美。为了增强中华文化汉字的生命力,我们更要提高笔尖上话语的厚度与力量,这样才能留住那笔尖上的幸福!

------分隔线----------------------------
上一篇:从来没有这样糗过 下一篇: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