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初中作文 > 九年级作文 > 无用却有用

无用却有用

字数:900字点击:时间:2023-03-01

无用却有用(第一篇)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言说:“我觉得文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他没什么作用。”这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一个哲理:“无用”的东西往往能有大用。

  金子和泥土相比,泥土自然没用,可要是给你一粒种子,泥土就能孕育出伟大的生命,彰显非凡的作用。可见,无用之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庄子的朋友惠子得到了一个大葫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吃;形体巨大,难以舀水,不能用。他苦恼地去找庄子征求意见。庄子却说:“你为什么不以它作舟,系在身上,徜徉于江湖之中,自由地漂游呢?”一件东西,在常人拘泥的眼光,呆板的思维,狭隘的常识中,往往一文不值,可是如果你有像庄子一样博大的胸怀、辽阔的胸襟、开拓的意识,即使朽木一样的葫芦也可以凭借它来一场逍遥游。所以无用向有用的转化,在于我们的胸怀,胸怀宽广,自然能发现事物背后隐藏的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名士豪杰们都养门客。即使许多人完全就是来当寄生虫,吃霸王餐,公子们都欢迎。最有名的算齐国的孟尝君,养了一帮鸡鸣狗盗之徒。可偏偏在他有难的时候,门客们学鸡叫,迫使门将以为天亮而开门,救了孟尝君一命。冯援也是孟尝君下的一门客,刚来时只知道对着长铗唱歌索要吃的穿的。他去收租,竟把租契全烧了,这在当时看来就是废物,不会办事。可正是因为这而造就了孟尝君的“三窟”。所以,从无用到有用,还需要耐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此时无用之人,无用之事,未必不是彼时大用之人,大用之事。耐心能把无用酿成有用。

  曾有一棵参天大树,虬枝纵横,朽洞遍布。生长在那儿已有几百年了,他身旁的树全因高大挺拔被砍伐,而他却因无用保存了下来,木匠走过来只是叹息:“这样的树,砍了无用,还不如让他长在这儿供人乘凉。于是这棵树得以永存。从这可以看出,谦逊退让也能使无用向有用转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看似有用的东西却因锋芒显露而毁灭,没有的竟因低调而存活。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哪有什么无用的东西?只要你有宽广胸襟,足够的耐心,和低调的态度,无用终能变为有用。

无用却有用(第二篇)

  该怎样去试着理解父亲的沉默不语;该怎样理解父亲的忙碌;又该怎样理解母亲的无暇顾及。父亲母亲,请停下来,回家看看我吧。

  其实,大多数父母以为物质可以满足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需求,可并不是这样。孩子需要陪伴和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我想爸妈,想他们的问候,想他们的呵护,想他们的唠叨。

  金钱无用,陪伴永远。你的陪伴将是我毕生所求。哪怕前路暴风暴雨,哪怕前路坎坷泥泞,我还是愿意追求你的陪伴。

  你们将我带来,可没问过我是否愿意。我深知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当我觉得自己的出现是个错误时,我已降临了。

  我不愿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高楼建筑遮挡了我望向远方的视线。我在寻找你,寻找你的身影;我想陪伴你,陪着你度过每个春夏秋冬。

  想我招招手,让我看见你对我的爱。心里的委屈向谁倾诉,夜里哭湿了枕头,醒来却没有你。

  我疯狂的想你,想有你的时光,我的小时候。回忆终将是回忆,逃不过现实的孤独,同样也躲不过心里的执念。

  时间带走了一切,唯一不忘的,是远方的你们。

  过得好吗?想我了吗?我小时候的照片是不是还放在你的枕头下面,你应该好久没有仔细看过我的照片了吧。我们多久没有通过电话了,你多久没有问过我学习怎么样了。

  照片该换了,我已穿不下你走的时候留给我的衣服了;该打个电话停止想念了;该问问我是否进步了。

  我所期待的是你一直沉默未给的答复。

  金钱可以焚烧,思念向远方飘去。

  你欠我的陪伴,铭记永远。

  爸,妈,陪陪我,孤独也应适可而止了。

无用却有用(第三篇)

  传说仓颉造字当晚,有鬼夜哭——文字中藏有被泄露的天机。天机是何又为何而泄己不得而知。但那时候,文字写成的书金贵异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诗经》、《周易》只存在王宫豪宅。写在羊皮上的一本《圣经》要用去三十只小羊。

  可如今,黄金屋与颜如玉的美谈似乎正变得模糊,人们仿佛越来越钟情于文字的音律、结构、形态。冠以继承传统的名义,长眠于古籍里的生字被人们发现了,他们手舞足蹈,他们兴奋异常,他们欢呼雀跃着将古籍丢弃一旁,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在所谓的听写大会上,在平板电脑前写下古典,写下传统,不求甚解。

  其实,文字与语言本应是高下立辨的,试想土生土长的你走过一面刻满用希伯来语书写的十诫,是否在那么一瞬间你无法想到耶和华的神圣,而以为是杜尚式抽象主义的一面涂鸦?

  怀念过去亦无妨,娱乐至死亦无妨,可如今的我们却左脚踏入山清水秀,右脚立于市井喧嚣,外面包著名为传统的金玉,内里衬著名为空虚的败絮。

  一次又一次的,耳机里的音乐似要带我梦回大唐,相似的歌词,梦幻的旋律曾让我对这一类名为古风的流行音乐着迷不已,但就像古典与流行永远无法交相辉映一样,歌词与诗词间永远隔了一层名为时间的轻纱。只是让人遗憾的是,我看见一本本唐诗宋词拿起又被放下,插着耳机的面孔,映出陶醉般的笑容,笑容仿佛在说,盛唐南宋也不过如此罢?

  于是,我们自以为在心中建立起了对传统的坚守。西递,宏村们被外来的客商占据,每天游人如织,日进斗金,政府官员骄傲地宣布,他们成功保住了传统古村落。背后那条曾用来洗衣如今泛着绿色的清水河流淌而过;一座座牌坊推倒又被重建,对我们来说,不过多了几张相片;我们将四合院原址保护,然后明码标价,月租三万。

  何为传统?我等在电视机前,看着汉字听写大会给出答案,但显然,不会听写这么简单却又如此复杂的两个字,荧屏前,天真烂漫的学生笑着说已将整本《康熙字典》背下,我想问问她,只碍于时空阻隔,只好悻悻关了电视,走向书房。只是脑海里念念不忘的

  捡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文字本无用,耽书是宿缘。

无用却有用(第四篇)

  圣贤说过“存在即真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但也有人说“帮不了你的东西都是无用的”。对此,我很是不赞同。因为正是那些“无用”的东西滋养了我成长,对我用处极大,意义非凡。

  还记得是二三年级,那会班里同学纷纷报了兴趣特长班,奥数,书法等等。妈妈也给我报了,报了什么呢?竟然是美学鉴赏。

  这四个字对我来说陌生至极,好似外星产物。妈妈大概描述了上课内容后,我登时眉一皱,眼一翻说:“这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我这特长上哪使去?”妈妈瞥了我一眼道:“有用还是无用,这类哲学命题你还不用想,上了课可能就知道了。”

  恍若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去见了那个教美学鉴赏的老师。他的年级很大,长须白发。他的眉毛似雪般白,眉下的双眼好似明镜。那双眼睛飞快的将我扫视了了一遍,包括我带着的不愿意不耐烦的态度。

  那双眼在不经意间对我眨了一下,他的脸上竟泛出了一抹捉摸不透的笑意。老人起身挑了篇故事给我让我读,我接过乖乖读起来。一边读我一边在心里犯嘀咕:“这主人公好可怜,自己的特长用不了,反倒变成无用的东西了。正和我一样,我也在学一个没有用的特长”。

  黑幕代替了火红的落日,星星已高悬。老师不用分说的将书拿走。“我还没看完!”我急切地喊道‘还剩一点我就看到结局了’。老师摇摇头说道:“你看起来对这门课有疑问,不要紧。带着问题上课,没准后面就懂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美学鉴赏这门课。这个老师博古通今,从传统文化到网络热词,从传统服饰到街头潮流等等,这个老师无所不谈。每次上课,我都沉浸在他所展示的美学世界里,那些“有用”和“无用”也被我炮到九霄云外。

  在一次博物馆志愿者竞选时,我被要求谈谈中国瓷器发展的变化,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内心一阵狂喜。应为这是老师曾和我聊过的,也是幼稚的我曾经认为无用的东西。而在那刻,“无用”对我来说太有用了,我因它脱颖而出。

  又经历了几个春去秋来,我去找老师要那篇故事。我的心中对结局有了个大概的猜测,老师也看出来了。他笑着对我说:“没准和你的想法一样。”当我读到,那对鲁国夫妇创新发展了原来的特长,为那些赤脚批发的越人提供地毯和头绳时,我眼前的阴霾霎时消散。“无用”只是在一个方面,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有些时候“无用”可以很有用。

  我的成长因“无用”变得多彩,它们也是我最珍贵的宝藏。

无用却有用(第五篇)

  有人曾经问过我:“这世上最有用的主人是什么?”我用泰山般的口吻对他说:“是一颗真正的心!而这世上最无用的主人就是钱!”

  ——题记

  如果你认为你拥有了钱,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那你就永远的错了。因为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回一颗纯正的心!

  早恋,这种现象偶然地出现在了我的身上,我感到很幸福也很迷茫!我得知自己有许多竞争对手,个个有钱有势,总是摆弄出一副少爷样子。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我一下子认为自己失败了,重新迷失在了永无止境的黑暗里。我也在祈求她听到我内心的那如失去亲人的悲痛,但终究是被“钱”隔离了。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发现了他们的弱点:他们都把冷冰冰的钱当做了自己的主人,而不是那颗热乎乎的心!善于运用真心的力量比用钱要强大一百倍的啊!

  于是,我开始用真心的力量去与金钱作斗争。因为有了真心的力量,我变得无所畏惧:我不再害怕他们那一张张的嘴脸,而是给他们奋力一击;我也开始变得无比坚强:尽管我已被重重困难束缚了脚步,但我还是会披荆斩棘,变得越战越勇;我也变得充满信心:我不再相信那些关于未来的谣言,而是竭尽全力来改变未来!

  我突然地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在与恶魔战斗,来保护她这个天使。

  终于,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用我的真心换回了她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我从一个被那些有钱人瞧不起的傻小子变成了最“富有”的人。我感到很是欣慰,在我内心的指引下我找到了走向光明的路,我不再惧怕未来,我从无尽的迷茫中走了出来!

  他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主人不是他们的心,而是那些钱。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金钱是好的仆人,但却不是好的主人。”

无用却有用(第六篇)

  文学和科学,一直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探索、钻研的两个学派。二者一文一理看似对立,实则也有相通之处。或许世人皆知文理,可真正懂得其中奥秘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计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是啊,众生皆谈文学,却几乎都认为它无用,大多将其作为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罢了。可难道一样事物只能“有用”才算“有价值”吗?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内涵的精髓,恰恰在于它的无用。

  试想一幅这样的场景:秋日一个闲暇的午后,你用完午饭后准备小憩,于是来到阳台,发觉阳光正好,而圆桌茶几上正好放着你喜爱的书,随后你便捧起书,窝在一旁的吊床里开始翻阅。午后的阳光金黄又不耀眼,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你身上,枕着舒适的吊床,沐浴在暖融融的熙日下,欣赏美好的文字,伴着书页特有的香气,抿上几口淡茶或是咖啡,累了便沉沉睡去。这样的生活不就是多数人向往的生活吗!而文学在其中充当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如果没有书,或许远处再美的风景,再好的阳光,似平都少了点什么陪伴。这时只需一卷书,生活就变得充实起来。万物都沉下来,不再只有空虚寂寞的心灵在孤独地呐喊了。时间仿佛静止,美好的瞬间定格在此刻。

  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它就是如此渗透在你生活的角角落落,做你孤独灵魂的陪伴者,影射你的内心,你的生活,你的世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学浸润你的生活,带给外心灵上的慰藉。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有,而莫之无用之用也。”诚然,科学带给人类社会的有用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我认为,文学给人带来的用处却是更高、更深层次上的东西。文学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栖息地,它丰富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品位,健全人的人格,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才华气质,滋润人的内心。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一个满满腹经纶、热爱文学的人必定气度不凡,谈吐间尽是一个读书人的气质,行为举止也一定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有内涵的人。这种人,天生就有一种深沉的味道,那文学的气息吸引着他人。

  你看,古往今来,哪个读书人不是这般?林语堂先生、钱钟书先生、胡适先生、鲁迅先生,还有国外的太宰治先生,泰戈尔先生,雨果先生……太多太多文学才子,他们或温柔儒雅,或高冷深沉,或风流清旷,可浑身都散发着文学者的气质,是那样的迷人,令人陶醉、沉沦。

  所以说,文学塑造一个人的身心、人格。文学给人带来的是精神层次的东西,充盈你的生活,让你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素养的人。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在内在。照此这般,文学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谁不想呢?文学没有门槛,如孺皆老幼可享受文学。且文学是人与人思想的交流碰撞,每当你觉得与另外一个热衷于之学的人有着很深的共鸣、相同的看法见解和人生观持一致态度,那会是一件多么美妙而又神奇的事情啊!文学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它是每个人都可以玩味其中,发现文学之美的。都说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他的高度,而在于他的厚度。文学就是那个为其增加厚度,深入内心,让你的生命变得更精彩,也更有深层次涵养的宝藏。

  周国平先生曾有那么一句话:“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文学的意义不正在此么?我愿就如此“无用”也无妨,只要有文学存在,人生便“有味”了。念至此,足矣!

------分隔线----------------------------
上一篇:这才是美 下一篇:爸爸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