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初中作文 > 七年级作文 > 乡思

乡思

字数:400字点击:时间:2023-05-12

乡思(第一篇)

  梦里,我看见那片绿油油的田地,晚风习习,麦浪彼此起伏,折射出夕阳温柔的余晖。

  而今,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欣喜,忧愁,苦涩,甘甜,复杂的情丝犹如宣纸上的泼墨漫延开来,溢满我的全身。

  走在田埂上,踩着松软的泥土,徐徐前进。耳边沙沙的声音,是风儿从麦穗间穿过,是多年不见的麦穗诉说着对我的思念。看着它们向我微笑着招手,晃着小小的脑袋,仿佛迫切要拥抱我似的,我张开手臂,掀起嘴角久别的弧线,尽情地飞翔。

  又是那抹夕阳,晕红而温馨,犹如赤子之心。恍然间,我看到它在流泪,思念的泪水化作天边的彩霞,映红我的脸。不由地,心弦被拨动了,微微一颤,甜甜的泪水滑过嘴角,我又扬起那久违的弧线。麦穗已不再青绿,泛着朴实的金黄,随着轻风拂面而过,摇动着那沉甸甸的身体,满载着的不只是果实,也是沉沉的思念啊!

  我蹲了下来,捧起一小掊泥土,凑上前,那又是怎样一股芳香啊!夹杂着浓浓的草香、花香,还有那特有的泥土的芳香。一刹那间,我忘了我是谁,忽又记得我属于这片土地,我是这片土地的女儿!一种莫名的感激之情像瀑布一样,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土地上。

  踱到麦田的深处,回望四周:树木葱葱郁郁,绿得像刷过漆一样轻轻摆动着枝丫,向我招手,盈润的绿光隐隐浮动着,像映衬着绿光的湖面。

  再走几步,渐行渐远,一片小孩的嬉戏声不绝于耳。

  于是,我寻找着,追溯着,仿佛在追寻儿时的我。穿梭在这片树林中,我四处张望,头顶是密密匝匝的枝叶,蓝天嵌在其中,像是一张拼图,随着我的转动,似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旋涡。

  “快来快来,来抓我呀……”孩子们银铃般的嗓音萦绕在耳边,每每回眸,却只见渐远渐窄的树林……

  是啊,我已不再是那个纯稚的乡间小丫头了。多少次梦中,遇见那个翘着羊角辫的女孩;多少次醒来,眼角湿成一片。可不管我身处何地,我始终属于这片土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梦里,我变成了一颗小草,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自己的根。

乡思(第二篇)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虽然很喜欢城市里的各种各样繁华的生活,但是骨子里依然深刻着那浓浓的乡音。在城市里永远有一种陌生感,只有在家乡时,才会永远的放松,永远都觉得熟悉。

  我老家是四川的,所以很喜欢麻辣的很刺激性的味道,因为左右邻里都是四川的,很喜欢在闲着无事时左右串门,就来吃饭时都喜欢在一起。喜欢在一起,因为会很热闹,也有人气一些,常常吃得满头大汗,一起聊天,开玩笑。也许是因为天天都是吃自家里的饭,总认为邻居家的饭比自家的饭好吃,引的父母亲戚来取笑我。

  最喜欢的日子就是冬天过年了。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起床出去拜年,一个村里的家家都要去一回。最想的就是去商店,用零花钱去买零食和玩的了,然后和小伙伴们打炮仗,打雪仗,天天玩到很晚才会回家。冬天的日子永远都是那么悠闲,去打陀螺,去滑冰,常常把裤子划出一个洞,小手和小脸都冻得通红。有时也会遇到外出找食的野兔,很努力抓过,虽然没抓上,但是依旧很开心。

  到了开春,大人们都忙着播种去了,拖拉机会叫的很响,由于还没有柏油路,只有石子路和黄土路,石子路还好,黄土路就不太好了,车子一过,尘土满天飞,不过这都是大人们的事。而我们小孩则会等着春风的到来,风一来,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风筝拿出来放,由于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而且手艺都还不错,所以我们会互相比着把风筝放得更高。

  夏天,我们都盼着西瓜早点熟,中午很热时,吃着西瓜,就非常凉快,吃完再躺在凉席上,手持一把竹扇,双眼微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秋天就是最忙的时候了。大人小孩都忙着收割麦子。从早忙到晚,因为是收获的季节,能挣很多钱,所以再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我永远思念这个让我出生并让我快乐成长的地方。我心中的小树在这里扎下了根,吸收无穷无尽的能量,让我长得更大,更壮,心里的根也扎得更深,将来会带给这里一片绿色,一片荫凉。

乡思(第三篇)

  行走在梦中的田野,我又回到了那个弥散清澈的阳光的小山村,嗅见了雨后泥土的清香。爷爷坐在小凳上,手里躺着一个胖胖的地瓜,它刚刚洗净,正要慵懒地享受午后的阳光。淡淡的香味窜上鼻尖,惹得我鼻尖一阵儿发酸,忍不住落下泪来。泪,酸涩而浓郁,酿满了一颗心的思念,倾倒了,打湿了缝着故乡的梦。天空灰沉着,铺满了心底绵长的思念。

  想起小时,奶奶带我去她的那片田,田里正开满了花生花,像是一个个在风里快乐地绽着可爱的笑容的孩子。天空里有一湖洗不掉的蓝,地上的我们,说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嘴馋的我,会和奶奶约定:“奶奶,等花生成熟了,你要记得,做花生馅的饼给我吃哦。”奶奶总是会说:“好啊,我一定做给你吃,有多少花生我们就做多少饼。”午后悠长甜蜜的时光,烙下了两个灿烂的笑颜,和一份关于馋猫的约定。如今,我有多久没再走过那片田野?我时光里那个美丽的小田野,那个有着浅浅笑容的故乡,让我在这里,编织长长的思念。

  思绪飞着,飞向那幢小楼,看着在门边眺望远方的爷爷,心底生出无尽的酸涩,心底生出无限的想念。我想念那幢在四季里飞出笑声的小楼,想念那只会在午后踱着步晒太阳的母鸡,那些在月夜中演奏着乐曲的“乡村音乐家。”乡思,凝成一朵化不开的云,在故乡的天空,转着转着,晕染了思念的颜色,是这一份浅浅的紫,流转过曾经的时光。在这里,我选择慢慢回味那一份永不褪色的快乐,我只得默默地为我的梦境,抹上故乡的颜色。

  耳畔回荡着故乡的声音,我记得,晨早里那些吆喝着的人们,早市里的叫卖,那一声声的:“又香又甜的绿豆糍粑,快来买啊,刚出炉的烤面包,香喷喷的大面包哟……”是那一首动人的曲子,在伸懒腰的太阳听了,也有了精神,把大片大片地阳光洒在人们身上。这曲子有一种明媚,有一种温暖,它疾步走向我,漾在我的开满山花的梦境里。午时,灶上的锅开心地叫着:“嘿,吃午饭了!”笑着的声音,在时光里走着,走着,荡出了深深浅浅的想念,是我柔软而闪烁着缤纷的乡思。

  故乡,飘着雨后泥土的味道。乡思,化作一张小小的车票,带着我奔回梦中的故乡,乡思化作一条长长的丝线,牵着我回归故乡。

  乡思如潮,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乡思(第四篇)

  每当夜深人静时,同学们都陆续地睡了,而我却还睁着眼睛呆呆望着天上那皎洁的明月。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时此刻,我又思念起了故乡。

  曲曲小巷,小巷曲曲。故乡的小巷曾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令我深深思念,因为这里曾给了我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

  在小巷的尽头有一条小河,那里曾是我的乐园。我和屋前屋后的小伙伴时常在小河边游戏,我们似鱼儿得水般在河水里尽情地打水仗、比游泳、比浮水,我们的打闹声响彻上空,湛蓝的天空下一条蜿蜒的河流成了我们最大的乐园。玩累了的我们又冲进小巷,一边唱着童谣一边跳。

  一想到小巷,就想起了我的老家。老家很简朴,三间房,一座小院。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虽简单却也快乐。清晨有鸟儿唤醒,午后有鸣蝉陪伴,夜晚有萤火虫绕飞。在老家虽少有人来,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独。通常夏日晚饭后,我会背一张凉椅,坐在院子里陪爷爷喝喝茶、聊聊天,月下爷爷教我背古诗、哼歌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故乡是一幅素雅的山水画,山水相依,人儿遥望。

乡思(第五篇)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我想,在遥远的故乡的爷爷和姥姥肯定也很高兴。

  我记得,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回老家过,我还记得当时,我和家人提着行李来到两位老人的家,我看到爷爷笑眯眯地。

  可是,在故乡里住了两个星期,就要回家了,我在车窗看爷爷和姥姥都在招手,短短两个星期,我们玩得很高兴。

  爷爷得知我们一家人暑假八月份左右要回老家,几乎每天都打电话给我母亲,问什么时候回去。爷爷和姥姥每天盼望着我们回到老家,我们一家也盼望着。

  每次我回老家,我都会收到爷爷的小礼物,比如从海滩上捡的一些贝壳,一些烟花,还有他自己亲手编的手链……

  那条手链啊,虽然每一颗珠子都很奇怪,旧的,但也是爷爷的心意啊。

  爷爷和姥姥两人孤独地呆在老家,每天都很清闲,下午四点就早早地吃完晚餐了,不到七点就睡觉了。他们白天要么打打麻将,或者到村里走走,到海边散散步,待在家里看电视。

  在老家的爷爷每天都盼着我们一家人给他打个电话,聊聊天。我知道他们想念我们,但总有分离的时候……

  今年暑假过了,爷爷和姥姥又盼着明年的寒假,又盼着清明节……

乡思(第六篇)

  “无论你身在何方,流浪还是寻找希望,我想你也会渴望回到最初的方向……”听着歌声中淡淡的思念,不禁想起了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很是平凡,了无生趣,令我很是失望,它没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没有波澜壮阔的碧海蓝天;也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苍茫草原,只是勉强有些南方的清新。所以我认为我并不太在意故乡,并且早早地逃离了它,除了寒暑假外极少回去,故乡远没有古今中外文人赞颂的那般好,可也好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之夜,仰望夜空寻觅那掩藏在层层乌云中的明月,一股思乡之情竟油然而生。在这凭月思乡的节日里,那些记忆深处,以为被遗忘的人和事都纷纷涌现出来,深刻而清晰。

  我不会忘记那历经百年沧桑屹立不倒的小钟楼和太婆慈祥的笑容。小钟楼是土砌的,外层用白石灰图成,有两层楼高,二楼正外墙有一个简陋的钟,黑色颜料画成的钟面,细铁制成的时针,因为年代久远,钟面模糊不堪,时针锈迹斑斑,早已经无用了,只能沦为摆设。楼内一层有一个小花园,一个较大的会客厅,三个居室;二楼现在作为储物室,以前是什么便不得而知了。楼内的横梁,柱子都是木制的,还雕着各种花纹,两边穿山游廊厢房,雕着各色鹉画眉等雀儿,很是富丽堂皇。太婆生前就住在这小钟楼里,我也常常访问这儿,或观赏雕梁画栋;或与几个小伙伴在小花园里捉迷藏,采花,捉蛐蛐;或缠着太婆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玩累了,就美美得吃着太婆准备的糖水,糕点,然后太婆笑着看着我被出来找孩子的妈妈领回家。我的童年便是在太婆小钟楼中流逝。后来,我外出求学,便极少踏入小钟楼,再后来,太婆在小钟楼中永远沉睡,小钟楼便被我遗弃在记忆中。

  我永远忘不了故乡那淳朴善良的村民。记得五六岁时,我去小伙伴家玩,到了夕阳西下,才想到回家,可伙伴已经在吃晚饭,不好意思打扰他,只好自己回家。也许是太过年幼,也许是因为故乡小路太过多了,横七竖八,弯弯道道,我竟然在土生土长的地方迷路了。看着眼前似曾相识的小道,房屋,我努力地回想来时的路,顺着模糊的记忆东拐拐西拐拐,却越来越乱,面前的景色越来越陌生,我不知走了多久,双脚像灌了铅似的,一动就酸疼不已,终于,我脑袋里那根名为忍耐的弦断了,想着今天的悲惨遭遇,不禁大哭起来。或许是声音太大了,惊动了周围的村民,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慢慢挪动到我跟前,和蔼可亲的向我询问缘由,然后再问我亲人的名字,拖着年迈的身体,带我回了家。我当时还觉得特别感激,可那黄昏中一老一少的寻家图却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模糊,直至消失不见。

  记忆慢慢回笼,这思想愁绪弥漫在心上,让我不得不承认,我爱恋它,思念它,我的家乡,我的根。

  “墨尔本虽然晴朗,晴朗的不可想象,天堂比不过我家乡……”是啊最美不过我故乡。

------分隔线----------------------------
上一篇:暖流 下一篇:粗心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