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走进潭王村

走进潭王村

字数:550字点击:时间:2023-05-07

走进潭王村(第一篇)

  7月1日,我们50名小记者走进揭阳市知名的革命老区和“龙舟之乡”——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

  首先我们来到“龙舟厝”,这是专门存放龙舟的房间。潭王小学的柯主任为我们讲解了有关龙舟的历史,还让我们拿起龙舟桨,亲身体验在龙舟上的感觉。“龙舟厝”里放着两艘龙舟,听柯主任说,一艘龙舟大概可以坐50个人,还有,据说喝了龙须水能治百病,能祈求一年的平安。

  接着,我们来到了潭王小学祠堂旧址,跟着解说员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广东地区的革命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随后普宁、惠来等地区相继沦陷,广东地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无恶不作,残杀百姓,抢夺钱财,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牲畜,粮食等东西占为己有,烧毁房屋,***妇女,还派飞机进行轰炸,当时的场面尸陈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看完相关图片、文字,小记者们心中激起一股悲愤的情绪,也为爱国而不惜生命的革命先辈感到无比骄傲和敬畏。

  据解说员老师介绍,1938年潭王村早期共产党员王液与其夫人林文斐,受党组织委派回家乡组织抗日活动,并在潭王村创建了这所专门培育爱国青年、宣传革命信念的学校,也就是潭王小学祠堂旧址,以前叫作蓝康中心学校,这个学校对先进分子进行爱国和革命教育,培养出一代代革命人士,在这里踏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征途。

  这次采风活动,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揭阳地区的革命史、潮汕地区龙舟的民俗史以及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走进潭王村(第二篇)

  2017年8月10日上午,榕城区实验学校的50多名小记者一起走进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进行采风活动。

  潭王村,有“龙舟之乡”的美称,位于北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经过近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便开始我们采风活动的第一站——龙舟文化。

  解说员带着无比激动的我们去参观龙舟。一进门,两条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头,龙角看起来像鹿角一样,其中一条龙舟的胡须是黑色的,另一条则是红色的。黑胡须的龙舟叫“青龙”,红胡须的龙舟叫“红龙”。听解说员说,龙舟最先是由村里一个叫王致林的爷爷自制的,他先造出27桡的小龙舟,后来再造出49桡的大龙舟。后来他的儿子王协正又造出一艘51桡的大龙舟。到了近几十年,龙舟制作技艺又传到了王协正的儿子王卫军的手里。他们没有专门去拜师学艺,而是通过祖辈手口相传,自己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造船技艺。一家三代全是造龙舟的高手,实在是太棒了!潮汕地区有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的风俗,但龙舟在四月初一就得先下水,参加赛龙舟的人也有讲究:最近一年家中不能有丧事,家中妇女不能有身孕。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才可以去赛龙舟。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蓝康中心学校的旧址。解说员给我们讲述了当地被日军侵略的惨痛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当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进行了长期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所学校是全县闻名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为潮汕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已接近尾声,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潭王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龙舟的传统文化和龙舟制作者认真、刻苦的精神,也了解了潮汕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我也在采访得到了教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走进潭王村(第三篇)

  今天,揭东区锡场镇的潭王村热闹了起来,怎么回事呢?哈哈,原来是我们揭阳日报社的小记者到这里采风啦!

  3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潭王村的红色主题公园前,由一位老师带领我们经过红色主题,来到了放置龙船的龙船厝,那是一间长长的,不宽的一座房子,里面放置着四条龙舟。老师跟小记者讲,潭王村是有名的“龙舟之乡”,每年五月初五,潭王村就会举行一次赛龙舟,而在四月初一这一天龙舟就要下水,划到榕江边上去祭祀。

  老师还告诉小记者龙舟的发展史,上世纪30年代,村里的一位村民叫做王致林,他在村民的提议下,造出了21桡的龙舟,之后他的儿子造出了49桡的龙舟,而他的孙子王尉军,今年70多岁了,他造出了美轮美奂的51桡的龙舟,也就是现在正在使用的龙舟。

  从未近距离接触过龙舟的小记者,见了龙舟就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还在龙舟上摸来摸去,拿起划龙舟的桡模仿划龙舟在空中挥舞……

  离开龙船厝,小记者来到了“谦受公祠”。谦受公祠现已经是潭王村为数不多的革命旧址中的一个,小记者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了日军当时是如何残害老百姓的,以及当时发生在揭阳的几次有名的战役。

  不知不觉,时近中午,小记者吃完午餐,便踏上了归途。采风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时间,但潭王村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小记者的脑海之中。

走进潭王村(第四篇)

  2017年8月10日上午,榕城区实验学校的50多名小记者一起走进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进行采风活动。

  潭王村,有“龙舟之乡”的美称,位于北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经过近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便开始我们采风活动的第一站——龙舟文化。

  解说员带着无比激动的我们去参观龙舟。一进门,两条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头,龙角看起来像鹿角一样,其中一条龙舟的胡须是黑色的,另一条则是红色的。黑胡须的龙舟叫“青龙”,红胡须的龙舟叫“红龙”。听解说员说,龙舟最先是由村里一个叫王致林的爷爷自制的,他先造出27桡的小龙舟,后来再造出49桡的大龙舟。后来他的儿子王协正又造出一艘51桡的大龙舟。到了近几十年,龙舟制作技艺又传到了王协正的儿子王卫军的手里。他们没有专门去拜师学艺,而是通过祖辈手口相传,自己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造船技艺。一家三代全是造龙舟的高手,实在是太棒了!潮汕地区有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的风俗,但龙舟在四月初一就得先下水,参加赛龙舟的人也有讲究:最近一年家中不能有丧事,家中妇女不能有身孕。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才可以去赛龙舟。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蓝康中心学校的旧址。解说员给我们讲述了当地被日军侵略的惨痛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当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进行了长期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所学校是全县闻名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为潮汕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已接近尾声,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潭王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龙舟的传统文化和龙舟制作者认真、刻苦的精神,也了解了潮汕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我也在采访得到了教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隔线----------------------------
上一篇:自编童话 下一篇:斗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