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传家之宝(共5篇)

传家之宝

字数:900字点击:时间:2023-06-03

传家之宝(第一篇)

  我有一颗红宝石,放在首饰盒最底层的抽屉里。它色泽亮丽,红中透着隐约的玫瑰粉;它小巧精致,嵌在银边里,妥妥帖帖,不惹尘埃。它是我们一家去马来西亚游玩时,在导游推荐的店里花了大价钱买的。尽管没有唬人的体形和夸张的装饰,它仍给我一种高档奢华的感觉,不露自威。

  ——它是一颗假宝石。

  爸爸知道,我也知道。

  记得初到马来西亚珠宝店里选购时,妈妈全程两眼放光,一定要为我挑一颗精致的宝石。她说:“不怕贵,但求精巧。妈妈在你七八岁时给你,你再给你七八岁的孩子,一直传下去。就当作传家宝!既能升值,又包含了代代父母最好的祝愿。”

  爸爸笑她形式主义,却还是耐心地陪她选了很久,并最终敲定,买下了现在这一颗红宝石。

  没想到的是,在旅行的下一站,新加坡,也有这么一家类似的珠宝店。店员声称,他们家的宝石即使在火上烧也不会变色。说着便从柜台中夹出几枚现场试验,向我们证明;并强调真的宝石都应如此。

  妈妈拿出随身携带的“传家宝”,有些好奇,却又被那刺眼的火光唬得有些犹豫。店员见状,询问了“传家宝”的相关信息,表示应该没假,怂恿妈妈尝试一下。妈妈踌躇良久,还是走开了——万一是假的,这钱,这“传家宝”,不都打水漂了?

  她去了别的柜台挑选珠宝,再没有回到这个柜台;十几分钟后,我和爸爸拿着宝石回来了。

  拜托店员轻微火烧,静候,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红宝石的一角渐渐发黑了。店员有些尴尬地望着我们,嘀咕着:“不应该啊,XX店不会的呀……”

  爸爸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他托店员将宝石翻转过来,重新装入银托,拉着我去找妈妈,神情十分严肃。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至今我仍能记得自己忐忑的心情。拉紧爸爸的手,我每向妈妈的方向迈近一步,便感觉心向下一沉;想和爸爸说点什么,喉咙里却像有一颗苍耳似的,放大,无限放大,扎得我多少次张开了嘴,又说不出话。我怕极了妈妈委屈夹杂着失望的眼神,怕极了爸妈因为白花的钱吵架,怕……

  “老婆,我们去验这个宝石了。”爸爸直入主题,声音有些低沉。

  我越发用力地握着爸爸的手。

  “怎……怎样?”妈妈瞬间紧张。

  “哈哈!当然是真的了!你看你看!”爸爸说着拿出宝石在妈妈眼前晃荡。

  妈妈口中嗔怪,却笑得像个孩子。

  十年过去了,那颗红宝石静静躺在首饰盒深处。它仍是我的传家宝,仍有父母最好的祝愿,不同的是,从十年前妈妈上扬嘴角弯起眉眼的一瞬起,它便成为了一颗有秘密的红宝石。

  那秘密是爸爸和我对妈妈的守口如瓶,是永远藏在宝石背面的,深色的爱。

传家之宝(第二篇)

  家是生活的动力,是幸福的源泉,是心灵的乐园,是我们终身的庇护所。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理念,良好的家风,家教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所以良好的家风家事也能塑造出这个家庭中接近完美的人生。

  忠厚传家远——家风代代相传

  我的奶奶生活在旧时代,没有踩过一天学堂的门槛,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是一个十足的文盲。但是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奶奶比有些舞文弄墨的所谓的知识分子、比那些口头满是仁义道德实则低俗恶劣的小人何止强上一百倍,所以我说奶奶是一个伟大的高尚的人。爸爸告诉我,奶奶从进入我们村的那一天起,就成了村里是出名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谁家有事情,谁家就有奶奶的身影。

  有一次,奶奶在田里干活,突然间乌云密布,雷声轰隆,转眼间下起了雨。奶奶急忙往家跑,跑到半路,发现有一个老人淋着雨水蹲在路边不知回家,原来是村东头的一位精神有点问题的老人,奶奶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把老人带回家,所以急忙跑回家,让自己家人去村东头告诉老人的家人,让他们派人把老人带回家,自己拿着雨伞雨披毛巾等又跑回老人身边,等老人的家人赶来时,看到奶奶打着雨伞站在穿着雨披的自家老人身边,他们一家人都被奶奶的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深深感动。过后,那一家人买了很多礼物感谢奶奶,都被奶奶婉言谢绝,并说这是自己应该的做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奶奶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父亲。父亲从小就是一个热心的少年,经常帮助同学邻居。在生活中,爸爸待人接物从不贪图小便宜,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觉得委屈,当别人问他,他总是说吃亏就是赚便宜,你说他傻不傻。爸爸对待亲朋好友也是坦诚相待,爸爸的朋友经常说,交朋友就应该叫他这样的朋友,还说和爸爸这样的人做了朋友就是一辈子的幸福;爸爸对待岳父岳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外公外婆逢人必说爸爸的好。百善孝为先,正因为爸爸的孝心,亲戚们朋友们都对爸爸很敬重,说父亲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忠厚传家远。我认为人生中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一天,大姑二姑一家人、叔叔一家人加上我们一家人齐聚在爷爷奶奶家,搞起了家庭聚会,大大小小加起来二十口人。看着满屋子的家人,满屋子的温馨与幸福,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骄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真幸福啊!

  奶奶爸爸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行为也在影响着我们这一代,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忠厚传家远,做人要厚道。

传家之宝(第三篇)

  我有传家宝,那是一碗汤,在奈何桥旁。

  ——你已经猜到我是谁了,世人唤我们一声孟婆,母亲说,那是祖上孟氏的缘故,所以一代代守在这碗汤旁边的女孩子,都被人世称为孟婆。

  那你想不想听听关于这碗汤的故事?

  听母亲说,第一碗汤极苦极苦,那是祖上的祖上熬的。世人都唤她为“孟姜女”,那年随着一段灰黄的长城泫然轰塌,她不愿堕入忘川,于是用心头血熬了一锅的汤,深邃如忘川和彼岸花的颜色,映着过往游魂的血与泪,如河。她说她不忍心看这世上生灵都背负着洗不清的伤,于是熬了这么一碗汤,用剧痛帮他们遗忘。

  转世的魂由此忘记了过往凄凉的月光,却没忘掉曾经喝过的那碗汤。于是他们告诉世人那汤有多苦涩的味道,可是多管用,——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都如同大梦深处不见的他乡。

  从此,世皆奉为珍宝。

  后来,一代一代,有些愿留下的魂就在奈何旁做了下一个孟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舀满了心头血注进旧汤,看着来往的游魂,迫不及待的求一碗,喃喃自语着一段极痛的生前。——再后来,世人都以喝过孟婆汤才入轮回场,为一个不成文的习惯。

  从此,世皆忧伤。

  直到一个小女孩出现,鸦雏双鬓,红杏单衫。

  她张望着穿过长队的游魂,看着那泛着古旧而残破的汤碗,“这是孟婆汤?”她问。

  对着汤碗寻自己前世的游魂早已泪流满面,却还是看着年少的女孩点点头,“会有点苦的,但那黑色的前世就都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黑色的前世?她皱皱眉头。尘世从不是黑色的呀。她想。不是夕阳如点朱砂,而即使是深夜也有米黄色的月牙?还有鲜花着锦、彩彻区明,连阳光都是有颜色的呀。

  她不解,于是又一路问了许多许多捧着汤碗的人,她问他们彩虹的颜色,回答的却是那场暴雨掀了屋上的茅草,昏暗无助而落魄;她问他们溪水的清凉,回答的却是卷在沧浪间良人和岸边一曲箜篌的挽伤。

  而疲倦于听离魂倾诉的孟婆此时也注意到小姑娘了,见到她怔怔的神色流转在清澈的瞳孔里,——母亲后来告诉我说,她那时看着小女孩的眼睛,居然想起了百年未见过的人间的繁星。那时候还是孟婆的母亲舀了一碗汤走到小女孩面前,她想哄她把汤喝了再投忘川,可小女孩却蹙着眉头问她:“婆婆呀,为什么他们都不记得人间的颜色了?——他们,他们怎么只记得孟婆汤的颜色了……”

  “我小时候听过一句话,‘世有孟婆汤,举世皆忧伤’,原来是真的。”

  孟婆半晌怔怔,而小女孩却不知什么时候拉了她的衣角,狡黠的笑:“婆婆呀,我们往孟婆汤里加点好看的颜色好不好。”

  ……

  后来,孟婆汤里渐渐被小女孩揉进了尘世千万种颜色:春风十里和华灯初上,碧玉妆柳和西亭群芳……苦涩渐销。孟婆本担心小女孩折腾完的汤已不能遗忘,却发现亡灵的过往却在这千万般色彩下依然褪尽,只是喝汤的亡灵哭诉的少了,甚至会提起明月清风、名花倾城。

  这碗汤的不再苦涩又很快传遍了世间,从此,世皆愈奉为珍宝。——其实它还是有苦涩的前味,却沉沉在后味里并了一段悠长而温柔的清香。一如它还是有深沉的墨色,却可以折映出人间的赤橙红绿和星光。

  从此,世皆无忧伤。

传家之宝(第四篇)

  世世相传的东西都十分古老,十分珍贵,价值连城。可是我家传下来的,只是一只留着时间痕迹,碗底下刻着一个繁体“金”的瓷碗。它对于我外公来说可是个宝贝。

  外公小时候,女阿太就是用这只碗给外公盛饭的。我外公在金家门中排行老大,是七个人中最大的,碗也最大。小时候我不懂事,在这只“传家碗”上留下了一个小缺口,外公见了大发脾气,把晚饭烧得黑溜溜的。饭后我被厨房里的洗碗声吵到,来到厨房门口偷偷地往里瞅。发现外公已洗好碗,正用一块新的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着那只碗,嘴里似乎还在说着什么。仔细一听,外公正在向女阿太道歉呢,此时我才知道外公对这只碗有不一样的感情。回想有次外公来我家吃饭,还把这只碗带来了,问他为什么?他总是乐呵呵地说:“这碗吃起饭来特别香,那怕只有清汤,也能吃出白酒的香味!”

  长大了,我明白了,这只碗吃什么都香是有道理的,那是外公对女阿太的思念和回忆。外公的“传家碗”我也要帮忙世世代代传下去,传下去的还有我们家最真的亲情。这只碗在我心中比金子还贵……

传家之宝(第五篇)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都会把它和家训联系在一起,可能现在已经不是那么明显,或许在民国也许更早以前,家训几乎是每一个家庭都必须有的,有的可能是很长的一篇文章,有的甚至是简短的一个字,家中后辈都要遵循家训,这是良好家风传递下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但是在现在,家训似乎就不那么流行了,也没有很多家庭拥有那种挂在正厅的家训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训正在逐渐的衰退下去,相反,它只是转换成为了另外的一种形式,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我们从小便和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们的做法我们小的时候会经常去模仿,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其实潜移默化就形成了一种家训。钱钟书先生的女儿钱瑗见到父母嗜读,也依照着父母的样子拿起书本阅读,她在三岁的时候就能够像父亲一样专注的投入到阅读之中,后来无论是从事教学还是研究,钱瑗都十分投入,也因此受到了学生的尊敬。

  由此可见,家长是人的第一任老师,家训已经浸润到父母一举一动的影响力之中,正是因为幼年勤学好读的家庭教育,钱瑗最终成为了北师大一名学养深厚的教授。

------分隔线----------------------------
上一篇:时间在流逝 下一篇:沉默如深水(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