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作文大全,为您搜集最全面的优秀作文和作文素材。
雨枫文档网
当前位置: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跟着古人去旅行

跟着古人去旅行

字数:800字点击:时间:2023-08-11

跟着古人去旅行(第一篇)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节目做了个调查:“假如让你做一次心仪许久的长途旅行,可以挑选一位古人与你作伴,你会选谁?”心中答案其实很多。

  旅行,是现代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之一,在古代却不然。周公主张“无淫于游”,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在不提倡长时出游的古代,古人长行,有的则是为了报国求仕,有的则为科学考察,各人初衷不同,情怀与故事亦不相同。这一个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旅行家们,用他们特别之处吸引感染了我。

  比如任性派的谢灵运。谢灵运乃江晋名将谢玄的孙子,袭奉唐乐公。作为南朝最有名的驴友,他的游踪遍布江南。利用家族的雄厚财力,他所到之处凿山浚湖,“功役无已”。一次,谢灵运从始宁南山出发,携数百名奴仆,伐木开路,一路行至临海,太守王琇以为山贼出没,差点打报告请朝廷派兵保护。谢灵运还发明了便于登山的“谢公履”,曲柄笠。而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留下了大量吟咏山水的诗作,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又如逍遥派的庄子。其实,论实地出行,庄子并没有走多远。他没有周游列国,只曾与同学结伴到楚、越国等地采风。庄子回到老家蒙邑做了漆园小吏,但人未动,心已远,庄子主张物我两忘,不依外力而神游八荒,达到真正的逍遥自在。有如大鹏振翅,庄子“神游”过昆仑,尘垢之外,无何有之乡、扩垠之野,也曾藐姑射山之神人,将自己化成蝴蝶,恣意飞翔于天地间。庄子的逍遥游直接影响了道家的修行与仙游风,并被称为“南华真人”。

  像这样别具特色的古人们还有许多,坚毅派的玄奘,不羁派的李白,全能派的徐霞客,还有务实派的李时珍等等。漫漫长途,这些古人,都是中国古代旅行的重要角色。

  有距离通常会美一些,令人往往羡慕古人驴行天下、浪漫洒脱。但如果我们奏近一点,便会发现,古人旅行其实为的不是风景,而是有不同目的与情怀的。他们有的为治理天下巡游,有的为求取仕进而漫游,有的为了拓展见识而周游……他们有时雄心壮志,也时常坎坷悲凉,我们唯有理解了古人前行的真意,才能与其一起上路。

跟着古人去旅行(第二篇)

  五千年的时间磨砺,数不尽的岁月涤荡,那根植于历朝历代灵魂深处的文化与传承,成就了如今的华夏福祉厚重如山。思绪翩翩,佳境再现眼前。遥知哪是风云,古今世事人所传!

  从三皇五帝开始,古人就开始用自身的践行向后人树立榜样,在文字尚未成为记录与传播载体的年代,这种言传身教中流露出的是古人对于人性根本的坚定和灵魂深处的执着。于是,便有了尧帝选材、舜帝大孝、大禹重义的美谈,之后绵延数千年,能人贤士们更是以毕生智慧为华夏国学奠定深不可测的基础。从先秦经典到诸子百家,从仲尼传道授业到朱子八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那朗朗上口的传世之作,更仿佛见到了古人那直视人性根本的睿智和维护与弘扬国学精义的勇气。

  后人把文化分成了数不清的流派与门类,却始终未能脱离那基于最基本的儒释道之精髓。儒家之中庸、释家之因果、道家之无为抑或还有墨家之兼爱、法家之规矩……当我们重新捡起《三字经》的深入浅出、《弟子规》的循循善道、《千字文》的天地人和,犹如打开了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扇小窗。我们透过那小窗中透出的一丝丝光亮,感受着文化的芬芳,却迷失在物质与精神的纠结之中。正因为如此,我们开始对传统文化逐渐丧失敬仰之心并且自诩为破旧与创新,而这恰恰是面对国学的浸染所表现出的卑微与虚弱,因此重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显得多么重要。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孕育了教人育人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为世人所传唱,带领着祖国的接班人健康成长,扬起祖国新时代的风帆。远处那抹靓丽的风景四处洋溢着芳香,飘散着国学的味道。使我深深迷恋,摄人心魂的芳香愈来愈加浓烈,我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而它更是肆意了,似是任我浸润其中。接受它们的滋养。耳边突闻一阵呢喃:喏,你已经过国学的熏陶,放手拼搏吧,成功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作为浩如烟海的国学文化中的一个初学者,我在畅读古人说中享受的是那种穿越时空般的奇妙,在“以文化人、以学习性”中领略知识的理想和文学的魅力。当后人在大谈《四书》之老套、《五经》之迂腐的同时,我真想大喝:“畅读古人说,当怀敬仰心;要做传承者,必先修自身。我愿意从学步开始,竭尽全力去走向那传统文化深处,一直走下去。”

跟着古人去旅行(第三篇)

  月下独坐,倚栏远望。凤舞絮动,花间与月对酌。那孤傲的身影正独坐短亭,举杯,纵酒高歌,邀天上的明月,还有那终身相伴的影子,把酒对长空,他远望长安,竟感到那世俗如同河污般,他想了断红尘,做一个萧洒的文人墨客,于是对酒高歌唱心中的梦,而后呤叮大醉,各自分散,从此不再与世俗同流河污,定下“永结无情游,相期礼邈云汉”的诺言。

  如水的月光,从天上泻下来,不忍入睡,看柳絮窗前蝶般的飞。他抬头望天上的明月,那如弯钩的明月,勾起了他的往事。他漫步独上西楼,远方吹业了思乡的愁绪。国破,朱颜改,剪不断的悉,理不清的绪。吹尽残花无人见,唯有那如水的月光依旧,他望着明月,叹了口气,那些不堪的往事,如过往的烟云,化作一江的春水,向东流去。

  习习凉风,扰乱了他的发鬓,又是月圆中秋夜,他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该怎样过?圆月代表团圆,可现如今,却是孤孤单单的一个对月而歌,他本应恨苍天,可是他却没有,“不应有恨”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言,因为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就不会改变。“不应有恨”,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夜又是月圆,他望着那象征人间离聚的月亮,默默的想着,今夜月圆,本应一家团聚,却因战争之乱而各奔东西,祖屋、田地也因战乱而荒废,今在异乡,心却飞往了故乡。“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就是他此时的情景,“共看明月应垂泪”是他对故乡最好的表达。

  他站在窗前,远着明月,思绪飘向了远方,月与海连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徘徊月下,相思之苦慢慢爬上心头月色皎洁,浩渺无边,相思亦无边。他摇了摇头,还是到梦中等佳人相见吧。……。

  冰清玉洁的心,多少忧怨与泪痕?月照千年,永恒绵延。

  点评:丰富的想象力源自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源自广泛的阅读,源自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深沉的思索。——这是本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作者以诗一般凝练而生动的语言,表述着他与“古人”共赏月时悲伤离合,这闪烁着才情的文字中,隐现着一颗思索的灵魂。

跟着古人去旅行(第四篇)

  窗外凉风习习,丝丝似花细雨夹杂着泥土芬芳飘进屋内,欢快地打着旋儿,打落在脸颊上,随意一瞥,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雨中梧桐别有一番姿色,小草在欢颂着春雨的赞歌,充满诗情画意。思绪万千,随风起航,驶向历史长空,与古人相约,与古人对话。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诗绫绡。”注定了她一生悲惨愁苦的命运。苦苦等夫,却换来生死两茫茫;不料还经历亡国之痛。她是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她正倚在门前,优美的姿态让人心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泪水打湿了手绢,一滴滴争先恐后地滑过肌肤。唉,算了,她这么伤心,我还是不去打扰她了。

  咦!这不是长安吗?可繁华的长安城怎变得这副模样,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哭喊声震耳欲聋,富丽堂皇的国都竟和一个杂草园无什么区别,仔细一想,哦,原来我来到了著名的安史之乱时下的长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面对沦陷的山河,不停地挠头叹息,声声痛彻心扉,让人心碎,发人深省。我迎过去问:“伯伯,您为什么叹息呢?您怎么不和家人在一起呢?”他说:“国家灭亡了,家还会有吗?何况战火连绵不断,我想通一封家书如同抵押黄金,更谈不上与亲人见面了。”真是太不幸了!观看着亡国场面,平日娇人的花儿也会落泪,欢快歌唱的鸟儿内心都会惊动吧,还有什么心情赏玩呢!此时我仿佛明白了杜甫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了。生活在安史之乱年代,赋予了杜甫抑郁的性格和忧时忧国的情怀。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愧为“诗史”!

  哇!好一派田园风光,园子里种满菊花,含苞待放嫣然的花骨朵儿绽放出灿烂的笑脸,鲜艳可人。市中心的繁华喧闹丝毫没有掩盖这里的悠闲。一位老农扛着锄头到这里耕种,口中不断哼唱着小调,种累了便直起腰,欣赏南山落日晚景。他莫不是著名的“陶潜”,田园诗派的鼻祖——唯独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伯伯,您为什么喜欢种地呢?它难道不辛苦、不累吗?您的家在市中心,本应喧闹嘈杂、人来人往,为什么没有客人来拜访您呢?”他笑着应答:“我的心已经远离了官场世俗,凡人俗事还会登门造访吗?而且种菊是我一大爱好,我享受田园带给我的这种悠闲、舒适。”说完,他又扛着锄头种菊去了。唉!真是一位嗜爱菊花的狂人!

  “咔——咔”门外脚步声打断了我游离的思绪,思想不得不被牵扯回现实生活中。蹙着眉头,望向窗外,祈求再和古人对话,让思绪飞扬,让心灵放空。

  我想和古人对话,一起欣赏“闲潭云影日悠悠”的美景,一起聆听花开花谢的声音,一起看万物的沧桑巨变,静观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

跟着古人去旅行(第五篇)

  历史已去,带走多少风流人物,然而不变的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题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种悠然的境界。我想,陶渊明性格的本质是心灵的自由与心态的闲适悠雅。他心中有着一份清廉,于是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远离黑暗官场,挂印归田。从此过着无欲无求,归隐田园的生活。

  他的无名利之观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洒脱的生活方式真让我钦佩不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东坡历经风雨后的坦然,是他真情告白。苏东坡一生坎坷,一生风雨,但他那多情、豪放、豁达的性格,造就了他风雨无阻的一生。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更是道尽了他的乐观、从容,让人明白为人处世需要宽容、豁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他被贬至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甘甜去冲淡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愿去做趋炎附势的官场小人。

  苏轼,你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汩罗江畔,身着白衫的你——屈原,失去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心,纵身一跳,只留下了波涛怒吼声……

  那时,你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吧,你身处在那样一个“凭君话诸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年代人们都误会于你。但你有爱国之心我不会忘记,你的爱国之情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历史,定格在汩罗江畔。

  陶潜、苏轼、屈原,虽然历史已经逝去,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爱国之情、豁达、开朗、悠然的生活态度,永远烛照我们的人生。

------分隔线----------------------------
上一篇:天涯还是咫尺 下一篇:历史将记住你